万水千山总是情,点点关注行不行,小编在此先拜谢啦。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一天过得开心吗?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能够让您觉得有意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宋仁宗名赵祯,是宋朝第四个皇帝。他天性仁孝,待人宽和,他的时代,是历史上最开放,最宽容的时代,在他手里,宋朝的文化经济达到顶峰,历史上能被称作"仁"的皇帝寥寥无几,宋仁宗当之无愧。

北宋的名臣几乎全部在仁宗时期,如包拯:著名的"包青天"。狄青:北宋难得的名将。 范仲淹:大文豪,主持"庆历新政"改革。 沈括: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被人称为"一代宗师"。 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文学巨擘"。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第一词人。周敦颐:北宋著名学者,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天下闻名。 晏殊:北宋著名文学家。 程颢、程颐:"理学"的创始人。柳永:北宋著名的"婉约派"创始人。

仁宗时期的名人,不是大文豪就是大能臣,真正做到了人才济济,"满朝皆君子",这一切都有赖于仁宗的品行,他对大臣十分宽容,听得进去不同的意见,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宋仁宗的宽容大度,才使得君子融为一堂。

仁宗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他扩大监察御史与谏官的权责,并虚心纳谏。包拯是出了名的诤臣,经常在上谏时情绪激动,吐沫星子乱飞,有时离仁宗近了,就喷在仁宗脸上。别说是皇帝,就是普通人也受不了,而仁宗只是拿袖子擦一擦,接着听。唐太宗和魏征也是明君诤臣的典范,但唐太宗经常被魏征说急了,有几次都想杀了他。可见,宋仁宗还是更胜一筹。

仁宗对不得志的文人态度也出奇的好,四川有个人屡次考试不中,便写诗煽动造反。他被抓住时,按理说煽动造反这样的事,最起码也是杀头的罪,可仁宗竟然说:"这人这么着急,肯定是怀才不遇,不如给他个机会证明一下自己。"于是真的给了那位秀才一个官做。要是黄巢、宋江、李秀全等人生在仁宗时期,想必也不会造反了。

仁宗体恤百姓,崇尚节俭,有一年秋天,有官员献上蛤蜊,宋仁宗问蛤蜊从何而来,官员说是从远方走水道运来的。宋仁宗又问花了多少钱,官员回答说花了两万八千钱。仁宗听后十分生气,责备官员违背他"勤俭节约"的规定,最后也没吃蛤蜊。皇帝的任何一个小爱好都会被放大无数倍,比如宋徽宗,喜欢花石纲,本是个小爱好,可是官员层层盘剥,最终导致民怨沸腾,方腊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花石纲。

宋仁宗的人格魅力十分出色,他在位42年,敌对国家与北宋的关系处于最为缓和的状态。仁宗去世后,讣告送到周围敌国,敌国百姓竟然自发沿街痛哭悼念,就连辽国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也握着使者的手号啕大哭:"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还特意为宋仁宗立衣冠冢,这是在中国历史上鲜有的。

仁宗无愧于"仁"的称号,他性情宽厚,与人为善,这些性格是优点也是缺点,虽然一团和气,百姓富足,但他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决心实施新政,更不用说对外战争了。前代留下积贫积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大片的失地更没有收回,反而每年还要给新兴的西夏很多岁币。他是个好皇帝,是个"守成贤主""太平天子"。

附:狸猫换太子真相(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