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待漏院记》


【资料图】

《待漏院记》其实通俗一点又可以叫做“宰相论”,同样点名了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个人就能掌控许多人的命运。“宰”是“主宰”之意,“相”是“辅佐”之意,在宰相是为了辅佐一个王朝,而诞生的,成为宰相的人也是仅次于古代君王的存在。

然而,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宰相和丞相这两个词语密不可分,宰相好像又可以称之为丞相,丞相称之为宰相也无不妥,他们两个词语好像一样,这其实是一个知识的误区,宰相和丞相不仅不一样,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将这两个词语混为一谈了。

首先来了解一下丞相,丞相是古代的一个官名,不过他并非历朝历代都是一人之上一人之下的存在,而是在三国之后,才成为百官之长的。而在先秦时期,有相国、相邦,然而,这时候的丞相仅仅只是相国和相邦的助手,地位完全没有达到“百官之长”的位置。

而在今后的历史中,丞相作为一个官职,也是时有时无,公元前1年,汉哀帝时期,丞相完全被闲置了起来,被改名叫做“大司徒”,大概闲置了300多年的时间。到了后来,丞相也依旧是废弃和设置的循环,直到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丞相这一职位完全被废除,权力完全归天子所有,最后得到三位丞相分别是李善长、胡惟庸、王广洋。

而自古以来,丞相这一官职的权利也有高有低,要说真正能之人之下的人,那得是相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相国,秦朝的时候又叫做相邦,当年嬴政认为相国的权利太大了,所以暂时废除,到了汉朝时期,刘邦有还是重新设立相邦,因为和自己的名讳“刘邦”冲突,所以改成了相国,拥有很高的权利。

但是,无论是“丞相”、“相邦”、“相国”……这些都只是一个官职的名称,他们有时候权利大,有时候权利小,而“宰相论”里面也讲到:“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宰相”二字才是对除皇帝外,官职最高者的称呼,它不是一个官职,他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指相国、丞相、中书令、大司徒、内阁大学士……等等。

“宰相”二字来源于伊尹和姜太公两个人,他们两个,一个做过“相”,一个做过“太宰”,并且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后来,大家把“宰相”二字连在一起,从而用来泛指拥有最高官职的人,同样也对他们的尊称。

同样,宰相也不是这么好当是,尽管遇到贤明的君主也是如此,一个封建王朝,如果一位君王在朝的时间不是太短的话,往往不会只有一位宰相,在武则天时期,从690年起。先后拥有过5位宰相。691年9月,狄仁杰是第一位拜相的人,仅仅4个月时间,就被来俊臣诬告谋反,然后被贬入狱,之后成为彭泽县令。直到697年才再次成为宰相。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用于犯颜直谏。之后,娄师德、王及善、李昭德、张柬之等人,也先后位居宰相。

由此可见,想成为一人之下的人,其实每天都得战战兢兢,这个位子也不能长久地让同一个人来担任。同样,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宰相也可以有不同官职的人来担任,甚至一些官名叫出来人们都感觉很陌生,但依旧可能是宰相。

丞相和宰相的区别,相信大家已经完全了解了,丞相不一定成为宰相,但宰相可能包括丞相,一个是官职,一个是泛指,完全就是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再也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