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三国中,张辽、于禁、乐进、张郃还有徐晃,这五位战功赫赫的大将,被后人称为"五子良将",无论是功名又或者是其他,总有个先后顺序的,那么,"五子良将"也是如此,虽然五人都名入这良将的行列中,但是到底是谁才位居这"五子良将"的首位呢?

这五位当中,若是要论声最高的,或许要当数张辽了,至于为何张辽的呼声高那估计得源于"威震逍遥津"一事,据记载,当年张辽仅凭800将士就将孙权的10万大军给打败了,而且孙权还差点让张辽给活抓了,另外,张辽也是他们五人当中唯一入选"武庙七十二将"的人。

那么这五位当中,呼声最低的估计要数于禁,这是因为,当年樊襄一战中,于禁被关羽水淹七军,最后战败投降,作为五子良将中的一员,居然如此轻易地就被关羽给收拾了,自然他的呼声就低了。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于禁不仅被关羽大败,而且辜负了曹操对他的一片信任,不仅打了败仗,败了之后还投降于关羽,这和其他四位位列"五子良将"的大将们来说,简直弱到不行,根本不配被列入"五子良将"的名单当中来,就算是列入了名单当中,也只配最后一名。

其实,于禁在樊襄一战中战败到后面降于关羽这些确实是事实,但是,作为大将来说,胜败皆常事,不能因为于禁的一次失败而否认了他曾经所立下的战功和所流下的血汗。而且,于禁战败的对手并不是一位无足轻重的将军,他是蜀汉的名将关羽,关羽是谁?连袁绍的得力大将颜良都被他直接斩首,樊襄一战名扬华夏,连曹操这么枭雄最后被关羽打得都心生迁都的想法,为的就是暂避一下关羽的锋芒。面对关羽这么一位厉害的人物,战败在他手下真的不丢人,加上于禁被水淹七军是真,但是据历史记录,其实并不是于禁能力不行,这次纯属意外,因为水淹七军实则是天灾。所以就算后面其他的四子领兵前去支援曹仁,结果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其实于禁除了败阵于关羽,被关羽活抓这件事情以外,他所立下的战功非常多,在此之前,于禁时常跟着曹操四处征战,而且几乎战无不胜,就因为如此,曹操多次夸奖于他,并说于禁的骁勇善战当可和以前的名相相提并论。于禁领军多年,许多史上有名的大将曾经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比如说吕布、张超、袁术、袁绍等等,史上较有名的大将,他们也曾经被于禁给打败过。

加上,于禁直接被曹操任命担当主帅而不任命他人,说明曹操内心对于禁的能力是十分认可的,也证明了于禁在曹操心中的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也是为何曹操在赤壁一战中损失巨大但是仍旧让曹仁死守江陵的原因。关羽当时仅是败了曹操的三万大军,曹操都心生迁都的想法了,这同时也说明了为何曹操得知于禁降于关羽之后特别失望,因为曹操对于禁倾注的希望太大了,可没有想到的是,期盼越高,最后却失望越大。"千金易得,良将难求",这连他最为信任的于禁都战败了,那其他那些还不如于禁的将领们,又还有哪位有能力与关羽抗衡呢?其实倘若不是晚年的于禁败于关羽的手上导致最后名气受损的话,称他是战神都不为过呢。

那么对于张辽这边,他之所以扬名完全倚靠"逍遥津寻之战",据记载,寻当时张辽仅凭800士兵就打领着10万大将前来的孙权给打败了,而且最后孙权还差点被张辽给活抓了,可是我们先看一下张辽的对方孙权,孙权在史上是出了名的"常败将军",在他领兵四次攻打合肥的时候都以失败告终,其中第一回的时候更是不战而败,直接被蒋济所书写的书信一封就直接吓得退兵了。

张辽本来在领兵打仗方面就十分在行,而面对孙权这等"弱将",就算双方兵力悬殊,但是想赢的话对于张辽而言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算当时迎战的不是张辽,而是"五子良将"中的任一位,相信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仅凭"逍遥津之战"真的不能说明张辽的能力远在于禁之上,若是论起战功的话,于禁远远在张辽之上,就拿当年他一举打败黄巾军这一事来说,无论怎么看都不比"逍遥津之战"差。所以说,若说这五子良将中何人位居榜首的话,于禁是当仁不让的。

好啦,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各位小伙伴们都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