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与水浒中悲惨世界
如果有人要问人生最悲惨的是什么?不少人会说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然后,欧洲的小说家告诉你有俄狄浦斯这样的悲剧人物,他杀了自己的父亲,还娶了自己的母亲,这悲剧成分可谓到了极致。要问三国三国谁最悲催?有人会投潘凤一票,因为先是被吹得神勇无敌,然后一招被人秒,成为后来"废柴"和笑话的代名词。也有人会说,夏侯杰更惨被长飞一嗓子吼死,比潘凤更加不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天要说的那位比上述两位更加悲惨,先不说是谁,给大家猜猜。再说这位杯具人物之前,先讲一下经历类似之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水浒传》中秦明。其人性如烈火,被称为"霹雳火",是一个典型的暴脾气人物。秦明本事了得,还是当时青州指挥司统制。宋朝的统制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则在各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以节制兵马。南宋建炎六年(公元1127年),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成为禁军将官之职衔。南宋禁军高级指挥官都统制下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官。可见,秦明当时可以说是位居极为显赫,放到现代,这地位就是个军长级别的领导。
"秦明被擒后,众头领劝秦明归降,秦明不愿意,众头领便留秦明在山上吃饱喝足,答应之后放他回去。秦明喝醉了,在山上睡了一晚。第二天,秦明回青州,路上发现城外许多人家都被烧成瓦砾场,回到城边时,慕容知府不放他入城,而且已经事先因为秦明"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而处决了秦明的家小,又命人放箭射秦明。
秦明无法,只得回旧路,却遇到宋江等人,随之回到清风山上后才知道,原来宋江等为了断秦明的归路,让他入伙,派人扮作秦明在城外烧杀。秦明知道了这一切都是宋江的计谋之后,先是愤怒,打算动手,宋江对他只是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说这切都要怪慕容知府,而且还许诺让花荣的妹妹嫁给他,秦明不但没有半句责怪宋江的言论而且爽快的答应了,后来还成了宋江的嫡系,为宋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直至战死。"
有人说,秦明无情无义,遇上灭自己满门,让自己丢官落草的仇人,不仅鞍前马后,还为人家舍生忘死。真的是一个十足的小人。即便不能杀宋江,也可以一死了之。可很多人和事就是只用一个忠奸善恶,一句话这么简单吗?
首先,被人灭了自己满门,还从一位军方大佬变得一无所有,人的反应都是愤怒,仇恨,可直接投降仇人是很违反人性的,秦明性如烈火,但最终乖乖跟在松江后面当小弟,不仅没有报仇的动作,而且还把佩服松江忠义挂在嘴边,每次有战士都奋勇当先,实在是违反最基本的人心人性了。
有人说秦明是贪图松江给的好处,给秦明靠前的座次,送花荣的妹子,可这些能够打动秦明吗?秦明原先可是青州指挥司统制,一州(省)军方的大佬,而梁山撑死也就几个城市的土匪,就算座次再靠前也不远远不及以前的地位。更不要以前是正统吃皇粮,现在是做反贼拿脑袋去换钱。花荣的妹子跟不用提了,以前青州指挥司统制绝对是不差女人的主。同时,书中也没有把花荣妹妹过多描写,想必不是特别出众,类似李师师能让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那种。
很明显,不投降好处大大地超过投降的好处。
其次,杀人不过头点地,最怕杀人更诛心。秦明当时选择自杀能吗?不能,因为如果秦明自杀,他不仅坐实了投降的事,而且肯定也是死了白死。秦明死了之后各方对秦明评判肯定都是一个版本,那就是落草后战死了。那么,大宋朝廷以及宋江起义军都认为,秦明死的好。
站在宋朝廷角度,秦明投靠外敌,死的那叫一个好,同样的,站在梁上角度,你一个被俘之人死后影响不大,能否投降只是一个赌博,赌赢了固然好,赌输了也没啥损失。秦明经过这事肯定回不去大宋朝廷,也就一"逃犯",也掀不起什么浪花,对梁山构成威胁。
再次,说秦明贪图富贵,是个小人的说法忽略了重要一点,那就是秦明几乎每站请先。打仗不是打游戏,出去打总有受伤,甚至是死亡的威胁。秦明在上梁山之前被俘过一次,对于沙场刀头舔血,一不当心就命丧当场有着深刻直观的感受。
另外,有注意到秦明投降时的理由吗?因为松江忠义,然后他就跟在松江身后,松江也同样一副好兄弟讲义气的模样,全然没有对秦明全家杀害而怕秦明报复的防护。秦明也是自然成了宋江的金牌小弟。
秦明在现实中的境遇是一种不得不的境遇,完全活成别人也包括自己最为讨厌的人。原本的秦明作为战将,同时也是一方军队大佬受万人尊敬,有权有势,本应该活的滋润而体面,然后就光荣的退休老死。但是上梁上路上全家灭门,只剩下自己赤条条一个,从一方军队大佬变成人人喊打的反贼,同时,还要在真正杀死自己全家幕后之人身侧鞍前马后。平时嘴不离口的就是佩服那个仇人的忠义,我是因为阁下的忠义放弃军队大佬身,加入梁山义军行列。我一直要为哥哥的忠义而抛头颅洒热血。。。这就是当年脾气火爆被称为"霹雳火"的秦明现状。
说到这里,你猜不猜出我要说的是谁都无所谓了,你肯定也同意被逼上梁上秦的明情况属于悲剧系列中最悲惨的那几个吧。今天要说的主角也有着类似经历。
《三国志·姜维传》: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少孤,与母居。好郑氏学。仕郡上计掾,州辟为从事。以父冏昔为郡功曹,值羌、戎叛乱,身卫郡将,没於战场,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
简单地说,姜维在曹魏是一个低级军官,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识破诸葛亮的计策,被诸葛亮用人假扮迷惑郡守,最后不得不降。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曹魏兵制是将将军与士兵家属统一前往一处,集中居住,作为人质的,有人投降叛敌的,家属情况都是可想而知的。
曹操在初平三年收编青州兵之后,使其以单独编制的面目出现,到延康元年,仍有青州兵的名称存在(事详《臧霸传》),这就表明在青州兵中必然实行世代为兵的制度。并且在当时的情况下,其家属应是在官府的控制下进行屯田。因此,世兵制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在初平三年收编青州兵之后已经产生,标志着世兵制的初步确立。曹魏的世兵制度,就是把召募来的职业兵(包括受降和收编的军队),另立户籍,以其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并令其世代为兵的制度。世兵制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为兵民分离和兵户世代为兵。
姜维是不是另一个秦明呢?他开始的境遇不如秦明,只是个小吏,被诸葛亮算计一下成为蜀国的肱骨,同样是以自己家人的性命,跟在实际幕后凶手后面鞍前马后等为前提的。到了临死,姜维还不忘最后的疯狂,发动兵变,失败被杀,你还是要坚持自己当初投降蜀汉是为光复汉室的初心吗?(邓艾破成都,官吏百姓基本都投降,而魏国治下百姓官吏好几代就已经开始忠心曹魏了。作者表示所谓的复兴汉室,恐怕早已是当时蜀国政府的政治宣传了吧。)潘凤、夏侯杰之类的,死亡只是一瞬间,而对于秦明姜维而言,内心煎熬将是几十年直到生命终点。杀人不是最恨的,最恨的是诛心。被杀尚且只是一时,诛心至少一世。怪不得许多将军感叹,惟愿马革裹尸还,马革裹尸还死得其所。
诸葛亮在通常印象中都是以忠义形象登场,这次客串这篇文章,也给了他不一样的身份,最悲惨主人翁的导演及编剧。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