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中医脉诊的基本特征
(资料图)
中医脉诊具有微观性、辩证性、多维性、个体差异性、时间性和整体性等基本特征。中医脉象的主要内涵在于,在一个多维空间内,同时具备势、形、数、位等基本脉搏要素,具体来看,中医脉诊涉及脉搏的时间因素、波动范围、脉形、走势、节律、频率、力度和脉位等多方面的概念。所以,对中医脉诊进行研究分析,应结合其多维空间特征,对脉象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另一方面,因为患者病情通常存在较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患者在邪正盛衰、病性、病因、病位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脉象较为复杂。在进行中医脉诊时,应从其脉象的产生机制和表现等出发进行综合分析[1]。
二、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的困境
所有脉象的产生均具有势、形、数、位等几个方面的属性,以及流利度、硬度、强弱、长短、粗细、节律、至数和深浅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各类特性之间相互组合,即成为各式各样、形形的脉象形态。各种脉象的特性和属性均可作为中医脉诊的依据。现阶段,临床上尚未出现一种能够同时反映两种属性的传感器。因为不同属性和特征所使用的设备性能与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其描记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中医脉诊所绘制出的各种脉象图测量指标参数和波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尚未形成统一的脉象图诊断标准,这就对中医脉诊的临床应用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相关中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很多中医学临床医师都以西医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检查方法和原理出发进行研究,并从外周血管压力、血管周围组织结构、血液黏稠度、血液成分、血管弹性等角度出发进行论事,这一研究手段的基础在于生物学信息所导致的人体病理改变,因而并不属于常规的中医学研究范围。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在于天人相应的辨证思维,在中医脉诊方面,十分重视空间状态的特征和变化,这与中医学体系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而其他血液流变学和心血管系统方法无法完全替代[3]。
三、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对策
第一,建立和完善科学、系统、符合实际的中医脉诊临床研究体系。中医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一方面要符合科学性、方法论和思维方式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通过优化整理等方法,实现中医脉诊的规范化发展,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切实形成符合临床实际的中医脉诊体系。仅仅依靠患者的脉搏图仪检查结果无法实现全方位的中医脉诊现代化。就现阶段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不仅与中西医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有关,还涉及电子工程学、流体力学、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多学科相互协调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体系[4]。
第二,增强中医脉诊研究的规范性。中医脉诊研究的规范性是逐渐减少中医临床脉诊主观性影响的主要方法,能够与其他客观化、计量化的脉诊数字技术相互协同,从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中医脉诊规范化研究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相关中医学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且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较高的脉诊方法,这还需要相关政府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协同努力[5]。
第三,优化整理中医脉学相关理论知识。中医脉学理论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常规形式理论和方法,其常见形式为“如果A那么B”,然而,这一理论形式中,仅有一少部分属于完全的普遍规律,而大部分均属于以概率形式存在的规律,也就是“如果A那么B的几率为百分之几”,另有一部分形式属于偶然的概括,也就是“如果A那么可能是B也可能不是B”。由于规律可以用于为与事实相反的条件提供依据,则上述的相关理论无法成立。若全部医学研究人员都将常规的中医脉学理论当做普遍形式的陈述,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不相符的现象。中医脉学普遍形式的全部论述,都应以实际为基础,加以最终的检验,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医学研究人员应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在临床实践中重铸和锤炼中医脉诊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四、结语
按照现阶段的中医学研究结果,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化的中医脉诊传感器或是物理量,且对于患者脉象检查的两种属性资料的采集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由此可知,中医学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在进行中医脉诊研究时,应从多物理量、多角度出发,通过中医脉诊传感器采集患者的脉象信息。中医学研究人员应从中医学辩证思维模式出发,对中医脉诊的机制和方法进行针对性分析,最终形成灵敏实用、多方面反映脉象信息、特色规范的中医脉象诊断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医本质的脉图诊断方法,以充分彰显中医学脉诊的精髓。笔者认为,我国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在继续增加中医学科研力量和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从根本上转变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思路,由现有的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多层次、多方位、多学科的现代化中医脉诊体系,从而真正有效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闪增郁.中医脉诊信号采集与分析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77-78.
[2]葛丽娜.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之我见[J].现代中医药,2012,32(2):9-10.
[3]徐刚,魏红,刘明林.关于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41-42.
[4]魏红,刘明林,郑洪新.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69-71.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脉象仪;中医诊断;实践教学;应用探析
中国分类号:R241
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手法之一,脉诊的实践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我院先后新近十几台MM-3脉象仪仿生模拟手,它主要是乳胶管代替桡动脉,硅油代替血液,组成循环回路,通过模拟脉象装置能体会16种常见脉象,即浮、沉、迟、数、平、弦、滑、洪、等.让学生通过特定的波行来反复训练,悉心体会,做到“心中明了,指下易辨”。
1.对过去传统脉诊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以往对脉诊实践教学主要采取:①讲解脉诊部位、方法、注意事项。②熟悉平脉的特征及常见病理性脉象的主要特征。③脉诊的定位、布指、以及运指的练习。④学生分组练习,进行相互体验反复进行脉诊训练。⑤教师和实训老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学生手法。⑥书写实验报告。
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缺点是:①学生对脉象理论性的知识熟悉了,病理性的脉象比较少见,只能从文字上进行理解。②下指及运指把握力度不够好,诊脉不够熟练、手法生硬、而且同学相互之间练习不够严肃。③由于同学之间多为生理脉象,实践效果不明显,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导致进入实习阶段后不能很快适应临床诊断疾病。
2.脉象仪的使用对脉诊实践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脉象仪的使用对脉象四种属性及八种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认识
任何一种脉象都具有“位、数、形、势”四种属性,即有深浅、至数、节律、长短、粗细、流利度、硬度及强弱八方面的特征。脉象仪的使用不仅可以加深对各个脉象认识和理解,而且更直接的体会典型脉象的指感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如①深浅:浮取脉象搏动即为浅,沉取即为深,不浮不沉即为中。②至数:即脉搏的快慢。③节律:脉搏是否整齐。④长短:短即“首尾俱短,不足本位”长即“首尾端直,超过本位”。⑤粗细:对比不同个体的脉象,体会粗细不同的感觉,然后再进一步认识。⑥流利度:代表脉象是滑脉和涩脉,滑脉的流利感是“如珠走盘”,涩脉的“如轻刀刮竹”。⑦硬度:代表脉象是弦脉,“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脉势强硬”。
2.2 改进了传统的脉诊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过去我们只重视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忽视脉诊技能操作的练习,要想培养的人才适合社会需求,不仅要有扎实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在近几年我们对脉诊实践教学采取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掌握了各种脉象的特征,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强脉诊实践技能的训练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掌握诊脉的方法,实践教学也取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脉象仪对病理性的脉象实践教学更为形象和全面化
脉象仪的作用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感性认识,脉诊中许多病理性的脉象必须通过脉象仪来加强感性的认知,它不仅扩大了学生对脉诊内容的训练范围,还补充了过去单调的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练习不足。脉诊指感的训练也使学生较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象,对常见典型病理性脉象得到强化。
2.4 脉象仪使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脉象仪的使用改变课堂气氛,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抽象、枯燥脉诊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的同时,也巩固了理论知识加深,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理论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
3.脉象仪在使用过程中同时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和不足。
①脉象是人体全身性、综合性的生理病理信息的反映,它受个体差异性与时间性影响,因此脉象模拟手不能完全模拟人的脉象特征。②它将正常脉象的特征模式化,固定化,而简化了脉象与四季、地理环境、性别、年龄、体格、劳逸意识都有联系。③脉象仪在使用过程中手指容易晃动断裂、甚至老化,寿命短。④长时间使用导致硅油耗损,设定的格式出现异常,导致脉象错误的反应。⑤脉象仪运行时噪音显得有些大,破坏诊脉时的周围安静环境。
4.脉象仪补充了脉诊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但不能代替整个实践教学方法
脉诊的实践教学不能只靠脉象仪来完成,应该是它补充了实践教学不够完善的一面,是脉诊学习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经过几年的总结认为脉诊的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首先了解脉象的主要特征,强调脉象中的重点及难点。②熟悉诊脉方法,部位和注意事项。③通过脉象仪来体会病例性的典型脉象。④在脉象仪上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掌握重点脉象指感特征。⑤训练中要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脉诊的兴趣及热情。⑥带教老师要细心、耐心,及时纠正错误手法。⑦课后书写实验报告汇总实践教学中的内容。这种脉诊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学生和同行的良好评。
5.结语
脉诊是中医观察体内功能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对识别病证、判断病情、分辨病机和推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脉诊临床技能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脉象仪应用能够使学生能尽快全面、正确掌握诊脉方法、技巧和常见脉象的指感特点,取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弥补脉诊实验教学的不足。也为学生以后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福义.《中医诊断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N〕.2010年6月第2版55-68
[2]杨爱萍,陈启松.“脉诊”的教学方法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10卷第9期186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脉诊;实践教学;多媒体
中医脉诊是中医教学的重点,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实践性强,操作要求高,也是中医教学难点。实践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包含科学实验、临床实践、案例探讨等。在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性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医诊断学的脉诊教学一般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开设,往往是刚刚开始接触中医的初学者,对于他们来说,脉诊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有一定难度,仅有理论知识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实践教学十分必要。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对脉诊内容进行多维立体的展示,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和生动性,能让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认识脉诊。例如,在教授寸口脉诊时可将错误操作与正确示范结合起来,先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找出不正确之处,并指出如何改正。正反两面的对比教学,既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
二、规范操作
切脉是中医独具特色的基本诊病方法之一,技术要求高,自古有“切而知之为之巧”的说法。规范操作是提高切脉技术的基础,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仅仅靠理论讲授,在短时间内难以使学生有所体会,更别说区分各种脉象及完全掌握正确的脉诊操作内容,如准备、患者、医生、医生指法(包括选指、布指、运指)等。
在教授脉诊时,教师现场演示切脉的部位及基本方法,并加以讲解说明很有必要。例如,很多学生都难以把握运指的力度(浮取、中取、沉取)。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通过与学生一对一进行脉诊操作,并在操作的同时描述讲解,学生有问题当场提出,师生面对面解决的方式,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实际操作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例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用PPT、板书对诊脉方法的要领逐一讲解。在讲述具体诊脉步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病人,在讲解理论内容的同时结合现场演示,这样的演示可以使教学有更加准确、直观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可以现场为学生把脉,可选择学生当中的典型脉象,比如浮脉,细脉(浮脉可以在感冒的同学中寻找,细脉则在体质较弱的女生中比较多见)等,再让学生把脉,加深体会。或者选择不同性别、不同体型的个体,让学生逐一把脉,对比脉象的差别。这样的实践教学,使诊脉、脉象等不是仅仅停留于课本上的抽象内容,而是结合了生动直观的实践操作,学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实践教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练习操作技能,感知与脉象相关的内容。
四、强化操作实践及实际运用
在学习相应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把脉。通过角色互换、角色扮演、实际演练等形式,解决真实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提高了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演练过程中发现错误与不足,教师有针对性地作出规范指导,及时纠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加强了学生运用辩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融实践于脉诊学的理论教学之中,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都有很好的帮助。在二者结合运用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教学时间与场地的限制、教学实例选择的局限与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与教学空间的科学运用等方式,采用脉诊实践教学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融合实践教学与脉诊学,我们将继续深入思考,加强探索。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识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78-83.
[2]黄孝天,刘刚,梁尚栋,等.基础医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思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107-110.
作者简介:高永祥,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 模拟教学; 教学方法; 改革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eaching Reform of Clinical Simulation Training in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NG Wen-na,LI Guan-hui,GAN Hui-jua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02):141-144
【Abstract】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s a quite practical course,the teaching quality of clinical practice is essential for the inspec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Aim at th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Diagnostics of TCM,we carried out the clinical diagnosis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and constructed a team of TCM’s clinical diagnosis simulation training and reformed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embodied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 TCM diagnostic thought as the core.Through the long-term teaching practice,we have gained satisfactory effect and improved the 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of TCM clinical diagnosis simulation training.Therefore,summariz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CM clinical simulation training is to explore the necessity of this course.It plays a key role that the course of TCM diagnostics links the basic theory with the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mulation training cours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First-author’s address:Research Ba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2.036
中t诊断学的主体内容为四诊与辨证,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也是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的基石,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诊技能与辨证思维能力[1]。中医诊断模拟训练教学是实现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四诊知识收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分析判断病位病性,总结证型的辨证过程[2]。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医诊断学教学的学时偏少,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了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的教学,采取分小组教学,每个小组15人,由一个专业老师带教,逐一对学生的四诊操作进行指导,规范了四诊的基本操作,并开展了以案例式教学为主的临床模拟训练,分层次开展虚拟诊室的训练,从而完成了教学内容与达到了实践教学的目的,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改革的思路
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判断疾病、诊察病情、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科[3]。中医诊断学采用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病情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病情资料,获得病位与病性,并归纳总结出证型,用以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诊断学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中医诊断的技能、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且中医诊断学中四诊部分知识点多而且零碎,内容描述抽象,不利学生掌握。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而辨证部分是需要综合分析四诊信息,然后综合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辨证结果,中医诊断学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后期在临床上常常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四诊的方法全面、准确、规范的收集病情资料,从而缺乏分析、判断疾病的基本思辨能力[4-6]。针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现状,改革了中医诊断学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模拟训练教学,在模拟诊室、模拟病房进行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并开展临床实践操作[7-8]。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目的是突出中医诊断技能与临床辩证思维训练的重要性,以明确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针对性的学习[9-11]。为适应新时期以学生为本的教学需求,开展了40学时的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法,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四诊技能与辨证思维能力为核心,重点突出中医诊断基本技能训练、规范实践教学内容、运用新技术开展不同层次的实验,从而提高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效率。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原则指导下,在大一第二学期学习完中医诊断学之后,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从而使中医诊断教学内容在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中得以落实。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与学的特点是技能要求高、实践性强,实践教学是学好中医诊断学的关键环节,应在掌握中医诊断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下,从而充分利用舌诊软件、脉象仪等教学设备,开展一系列中医四诊与辨证技能的训练,同时借助虚拟门诊,强化中医诊断临床技能的训练[12-14]。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加虚拟诊室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以中医诊断基本技能与临床辨证思维能力为重点,采用规范示教、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手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特点,分层次开展临床模拟诊疗的实训,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所以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是符合中医药传承模式与经验医学诊疗疾病的特点,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
2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改革的策略
2.1 建立教学示范中心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示范中心,提供了中医四诊基本技能实训、中医四诊综合应用实训、虚拟门诊辨证实训,是中医实践教学开展与教学改革的基础。中医四诊基本技能实训,配置了舌诊图片、脉诊仪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展学生四诊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中医四诊综合应用实训,配置了各种临床典型案例的教学系统,灵活多样的开展案例式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辨证能力[15-16]。虚拟门诊辨证实训,配置证素辨证系统,按照门诊的实际情况,学生分组担任不同角色,进行自我训练,以培养学生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能力[6-9]。中医学院中医证研究基地拥有1个福建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中医健康辨识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1个福建省高校中医证研究重点实验室、3个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舌苔脱落细胞实验室、四诊资料标准化采集实验室、证素辨证与数据挖掘技术实验室)、2个研究中心(辨证思维与证素辨证研究中心、证候客观化研究中心),为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2 规范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内容 为了规范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在广泛开展学生调研的基础上,对于所选用的教学资源,如舌诊图片、辨证案例等,经过教研室反复多次的论证,确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临床模拟训练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主要分为诊法模拟训练、辨证模拟训练、诊法与辨证综合运用模拟训练[17]。诊法模拟训练,以望诊、问诊、舌诊、脉诊等基本功的训练为主;辨证模拟训练,以各脏腑典型病案分析训练为主;诊法与辨证综合运用模拟训练,以模拟患者的病史采集、临床资料收集、辨证分析、住院病案书写与熟练使用中医辅助诊疗系统为主。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与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有一定的差别,但教育理念相同,教育效果是一致的,即通过相对真实的、可重复的、规范化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18-21]。
2.3 改革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手段 在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方面,充分借助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确立以学生为本、以自我训练为主、以培养学生临证能力为目的,探索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新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核心,侧重于书面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处于被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2]。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究了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课程特点,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制作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通过降低文字演板,增加形象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从而增加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的机会。望诊中舌诊,在传统教学手段上配合舌诊多媒体课件,采用典型舌象图片与影像资料,诠释舌诊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舌诊的相关内容;舌诊的练习方法,在观察舌诊图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分组相互观察,从而可以理论联系实践,充分理解舌诊的临床意义。同时,要求学生观察具有典型舌象的同学,写好观察记录与分析结果,然后集体讨论,并由老师点评。这种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机会,增强了实践意识,促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并从运用所学知识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觉性[23]。
开展模拟训练,模拟医院的医过程,既可培养学生理解患者、帮助患者、热爱患者的理念,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又可锻炼学生的基本临床诊疗技能,真正掌握中医四诊技巧、辨C分析与鉴别诊断,从而提高学生的诊断技能水平与辨证思维能力。通过模拟训练,既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又避免了学生直接上临床无所适从的现象。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促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熟练度与规范性,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如舌诊模拟训练,采用舌诊图片、典型图谱等开展训练,提高学生辨识舌象的准确性;脉诊模拟训练,采用分组同学之间互相诊脉,运用诊脉八要素:脉位、脉力、脉率、至数、脉长、脉宽、流利度、紧张度,将复杂的脉象分解成简单的要素,使得脉诊更具有操作性,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诊脉方法和操作步骤,并对常见脉象有感性认识,以体察不同脉象特征,通过反复模拟训练,提高学生诊察脉象的能力。
3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施效果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锻炼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模拟训练,激发了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兴趣,促进理论学习,开拓学生的临床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技能训练,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开展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强化了技能培养与建立中医临床思维,增强了四诊操作技能与辨证分析能力,全面提升了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质量[13]。
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是一门联系临床各科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四诊资料收集,运用中医理论与思维辨析病情数据的方法与技能,其过程中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具体应用。因此,临床的反复训练,是学习与掌握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的必经之路[24]。医案是临床反复实践的经验总结,学生以典型医案作为实践对象,是中医诊断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临证特点是中医辨证思维的训练,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方面开展,理论研究主要是医案的规范化、辨证的标准化等,实践研究主要是启发式案例教学、虚拟诊室[25]。改革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相长。中医诊断临床模拟训练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并了解现代实验的新方法、新技术。为了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知识体系,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程凯,车志英,樊蔚虹.中医诊断学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2):90-91.
[2]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3]闵莉,林雪娟,杜含光,等.中医诊断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J].中医杂志,2015,56(4):271-273.
[4]杜含光,李灿东.中医诊断学研究的瓶颈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971-974.
[5]李甜,刘雪梅,陆小左.对《中医诊断学》现有教学方法的思考[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3):136-137.
[6]张锁,郭静,郝海霞,等.临床模拟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运用体会[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159-161.
[7]高秀娟,马会霞,齐峰,等.临床模拟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4):360-361.
[8]胡志希,周小青,袁肇凯,等.中医诊断学临床技能实训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医学信息,2013,26(4):27-28.
[9]杜彩凤,赵勇, 李晶,等.中医诊断学临证思维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8):105-106.
[10]唐红,王秀薇,郝微微,等.强化问诊训练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3):16-17,31.
[11]王佳佳,刘文兰,杨铮,等.探索中医诊断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11):69-71.
[12]潘丰满.《中医诊断学》问诊“四步”教学法实践与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21):90-91,102.
[13]郝一鸣,李福凤,燕海霞,等.中医诊断学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认识和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484-1485.
[14]洪芳,曹燕亚,张伟妃,等.中医四诊技能训练平台和PBL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法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15,34(2):40-42.
[15]祝美珍,刘燕平,马艳君,等.基于临床适应性的《中医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2):148-149.
[16]高秀娟,吴范武,齐峰,等.提高中医诊断技能培养中医诊断思维[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128-129.
[17]李晶,杜彩凤.中医诊断学临证思维训练模式初探[J].中医教育,2011,30(1):31-33.
[18]屠金莉,曹立娅.培养外向型中医人才创新对外临床实训课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149-151.
[19]李洪娟,王天芳,马文珠,等.中医诊断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教育,2011,30(2):35-37,44.
[20]祖强,金桂兰,陈荣明,等.中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8-90,106.
[21]O雪莲,刘渊.《中医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光明中医,2012,27(11):2360-2362.
[22]黄桂成,金桂兰.部级中医临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2061-2063.
[23]甘慧娟,许克祥,杨朝阳,等.注重中医思维,以学科建设推动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4(2):62-63.
[24]邹志东,李冬华,范晔,等.《中医诊断学》辨证实践课的循序渐进教学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3,19(10):139-141.
[25]郎森艳,高云,苏春燕,等.中医院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6):855-857,860.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5篇
实验教学,师生互动
通常80学时《中医学》涵盖五门课程内容很难再开设实验课,但我们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互补为用,开设了5学时实验课。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模块:中基中诊—方药—针灸,充分利用中医药实验室、中医技能操作示教室和中药方剂标本室,对学生进行诊法、中药材识别、针灸方法等三方面知识内容的强化训练,冀以提高学生运用中医知识处理疾病的综合诊治技能。中基中诊技能模块中医技能操作示教室里备有电子脉诊仪和各类舌诊模型,可供学生进行四诊技能训练。脉诊技能训练:学生2人一组练习相互诊脉,再交替用脉象仪观测比较28脉模型的脉象特征;舌诊技能训练:学生观摩各类舌诊模型,并相互进行实体舌质舌苔综合诊察训练。带教老师主动参与舌诊、脉诊,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针灸技能模块中医技能操作示教室里备有仿真经穴模型、经络诊察仪、耳穴探测仪等。由带教老师先进行总体示教,再将同性别学生2人一组,相互划出十四经脉的分布及三种取穴方法,相互或自身点穴。针灸操作同样由带教老师先示教,在模特身体上演示各种针灸方法和操作手法。学生亦分2人一组,相互或自身在“足三里”试针体会“得气”感觉。通过这两个实训为学生今后临床针灸科实习打下基础。中药辨识技能模块医学院中药标本室陈列了原生态中草药(浸泡在保鲜固定剂中)、风干定形的草药标本、中药饮片、方剂组合标本、常用中成药等,标本瓶上分别用三种文字(中文、英文、拉丁文,更方便外国留学生观摩)标记了药名、功能、产地、摘采时间。带教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宏观辨识,比较各类中药的来源、药用部位、饮片的基本特征,通过微观辨识各类中药饮片的鉴别特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记忆中药归经、功能的效率。
临床见习,情景体验
利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的教学资源,中药房观摩1学时,让学生浏览各类临床常用中草药、中成药,大致了解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各种加工、泡制方法,亲历中药师如何进行临床配方,并了解全自动煎药机的工作流程。临证阶段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在中医技能操作示教室设立模拟诊室。我们聘请了有示教意义的门诊病人,先让学生试诊,师生在互动过程中评议、提问、解答,特别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异同点、四诊内容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理论学习的效果。二是利用临床医学院的教学资源,在中医门诊部名老中医的诊室里,让学生分组随诊,通过直接观摩名老中医的整个辨证施治过程,真实感受中医诊治疾病的特色,训练学生的中医基本诊疗技能。因为根据对已毕业就业医学生应用中医药情况的调查反馈发现,临床上95%的西医都在开中成药。所以我们期望临床医学生学习《中医学》,通过中医学课程的临床见习能喜欢中医,会用中医[1]。
结语
通过“三三”模式研究性教学法的实施,我们发现即将毕业的医学生对实验教学及临床见习更有兴趣,因为学以致用、彰显实效。我们在教改实施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里中西医术语的融会贯通,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总量之间的矛盾,不同的临床医学专业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等,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性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革。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舍脉从证
支撑临床药师服务技能的主体是对临床治疗疾病提出合理用药方案,本文从目前临床中药师的状况,提出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工作中依据中医“舍脉从证”的用药方法,以适应目前临床中药师的工作要求,与同行进行商榷。
1 临床中药师目前的现状
药师下临床与医生护士组成医疗团队,与医生共同工作的“切合点”是对治疗疾病提供合理用药方案。要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前提是临床中药师对疾病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现状是绝大部分工作在医院的中药师由于在学校学习时,学的是中药药理学和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鉴定,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在临床的具体应用相对来说,学的较少,即使也学《中医基础理论》,但是《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等临床学科未涉及,缺乏中医临床据证用药的知识,是先天不足,临床用药很难与医生找到切合点。要解决这些不足,工作中的体会是中医的“舍脉从证”用药是一个较好的借鉴方法。
2 “舍脉从证”的源流和发展
“舍脉从证”首见[1]于战国·秦越人《难经·第十六难》“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是其病,有内外证。假令得肝脉,其外证:善洁,面青,善怒;有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有是者肝也,无是者非也。……。” “假令脉结伏者,内无积聚,脉浮结者,外无痼疾,有积聚脉不结伏,有痼疾脉不浮者,为脉不应病,病不应脉(《难经·第十八难》)。”这是《难经》对舍脉从证的描述。在今后的许多医书和医案里,均有舍脉从证用药的论述,并不全是脉证合参用药治病。明代张介宾,在其《景岳全书》中提出:“凡治病之法,有当舍证从脉者,有当舍脉从证者。”[2]明确提出“舍脉从证”用药治疗方法,今天舍脉从证在中医临床用药也有诸多报导[3,4]。
3 临床中药师应用“舍脉从证”用药的前提
临床中药师应用舍脉从证提供用药方案,首先应有中医诊断的望、闻、问诊的基础和八纲、气血、脏腑、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基础,这是舍脉从证用药的关键,在临床中才有中医的用药思路,也才能结合临床用药。此外,读中医经典,能全方位地对临床用药进行把握。再读古今医案能提高临床用药思维,因为读古医案对了解古中医用药有帮助,读现代名医医案对临证用药有提高,现代名医医案用的是现代词汇,对中药师临证用药有直接的帮助。总之,读经典,看医案,两者互参,可扩展临床中药师“舍脉从证”的用药思维。
4 体会
4.1 临床中药师对治疗疾病能否提供切合临床实际的合理用药方案,关键是对中医据“证”用药的理论全面理解和掌握,无论是古中医“证”的理论或是现代中医“证”的理论,都应熟记于胸和全面理解,特别是经方“证”的理论,不要以为汉代中医的证的理论不适应于现代病或现代人的病,因一年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致病的风寒暑湿,喜怒忧思悲,跌扑折伤等等因素,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没有太大的差别。况且中医现代“证”的理论是在古中医“证”的理论之上发展起来的,有的病证依古中医之法用药,往往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舍脉从证”用药无论是古中医证的理论或是现代中医证的理论,应相互参照,对中药师临床准确用药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4.2 患者体内异常变化往往表现于外,中医通过对患者四诊中望、闻、问三诊的资料,医生对患者所患疾病的外在表现观察即可得到,药师较能很好地把握,在这三诊中,问诊是患者对自身异常变化的陈述,符合患者所患疾病的本质,药师望闻是患者体内异常变化的外在表现,三诊所得患者的疾病信息已有大多数“证”的本质,在分析这些疾病的资料时,围绕病机,注意阴阳病性,抓住主证,据此用药可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至于“脉”,《难经·第十六难》曰:“脉有三部九候,有阴阳,有轻重,有六十首,一脉变为四时,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诊脉决死生论》“况病之名有万,而脉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脉无不可见,”因此笔者认为,对脉的诸多诊法,个人感悟不同,结论不一。只有患者自我表述的和看到患者体内反映于外的体征,才有相对的统一。因此,临床中药师用“舍脉从证”的思维用药,是目前较好的途径,待积累了许多凭脉用药经验后,即可脉证合参,是今后临床药师的发展方向。
4.2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临床中药师临证用药建议的提出,与相应的临床药师(西药)用药要困难得多,临床药师用药可凭医生开据的各种检验(查)报告单为用药依据,而这些检验(查)报告单对于临床中药师的用药,只能是参考,因它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依据,中医临床用药依据是疾病所表现出来的中医的证。因此,临床中药师在用药时应全面了解该病的发病原因,治疗用药经过及结果,目前患者临床表现,该病的中医临床特征等等,用八纲辨证把握总体,再依据临床收集到的信息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理论进一步辨别病性病位,分析病机,抓住主证,这时对治疗用药才能心中有数。要强调的是,在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时,特别注意收集病因和舌象资料,一定要审证清楚,因已舍去脉诊,“舌诊”就特别重要。
笔者在工作中,应用“舍脉从证”判断疾病和用本草学的“气味”理论提供用药方案,医生患者均能接受,也收到较好疗效。如《养正合剂治疗放射性肠炎验案》(见《光明中医》2010年第3期496页)。因为“舍脉从证”的用药方法是把中医临床用药方法扩展为临床中药师的用药方法,有其共同的理论基础,再则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之上,均是以《易》《黄帝内经》的“阴阳”学说为指导,中医学和中药学在用药方法上相互扩展应用,易达成共识。中药师的中药学知识也得到较大发挥,共同使中医药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张登本.难经通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18.
[2]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56.
[3] 吴燕燕,乔艳贞.舍脉从症法临床运用举隅.光明中医,2007,22(8):25-26.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人文 教育 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众所周知,"望、闻、问、切"是中医询症治病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在开展对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实践中也需要应用好这一方法,因为这有助于促进医学生人文文化理念的养成,使其形成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方法手段的创新。
一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那就是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四肢及其它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因为中医认为,气血运行,感应传导,能传递病邪。反映病变的通路是经络,经络具有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功能,象电话网络一样将人体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局部的变化通过经络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相反,中医通过对外部的诊察,也可以推测内脏的变化,这就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础和依据。
如果把这一中医诊断疾病的基础和依据应用于开展对中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实践活动中,其效果应该也是很好的。因为现代社会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传授方法随着电子网络交互平台的普遍运用已趋于多样化,在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望、闻、问、切"这一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中,或许是现代媒体手段所不能做到的,其产生的效果也会因这一方法的系统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而表现得更好。那么,怎样将这一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之中呢?
二
我们知道,人文教育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教育内容。可以想象,一个拥有高层次高水准的当代大学生,若是其身上欠缺了人文知识底蕴,他(她)是很难融入于这个社会的。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就日益显得重要。当代中医药大学生承担着传承祖国中医药文化、创新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任。对他们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承教育和人文文化底蕴的培养,是发展中华民族医药事业,实现中医药人才质量提高的必然要求。为此,开展对中医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方法论研究就势在必行。
首先,中医的望诊即察颜观色。这一方法应用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知识状态,有的放矢的融入人文知识教育体系,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熟练地运用中医的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达到中医说的"望而知之谓之神",才能促进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的培育和提高。
其次,中医说的闻诊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这一方法应用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做到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搜寻每个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文知识缺失状况,做到查缺补漏,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取人文知识的补偿,增强人文知识内涵,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修养。
第三,问诊内容涉及范围很广,是获取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名老中医非常重视问候,其中透射出的人文知识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问诊包括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问起病,问现在症,明朝张景岳曾编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谒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眼药叁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对需问内容做了一个概括。应用这一方法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在师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四,切诊最常见的为切脉,甚至成为中医的特征形象,中医认为全身血管四通八达,密布全身,在心肺作用下循环周身,只要人体任何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影响气血的变化而从脉上显示出来,中医有"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即通过诊脉可以了解全身气血的情况,初学不易掌握,临症日久自有心得。这也就是系统向医学生灌输人文知识的过程,循序渐进,终而成果。
总之,四诊在病中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要想对疾病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必须做到四诊合叁,将四者有机结合起来,联合运用,缺一不可。同样道理,运用这种方法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需要形式上整体互动,相互促进。有人认为,中医看病,只是摸脉看舌,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因为中医需要对四诊所收集的疾病有关资料,和中医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相结合,然后才能得出结论。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症状,体征表现得复杂,有时还会出现假象,如:"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等等。这就要求医生积极思考,客观分析,认真甄别,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透过现象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准确论断,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其中就凝结了医生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和修养。所以,医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我们有必要把中医的"望、闻、问、切"这一诊断疾病的传统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对当代中医药学生的人文教育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褚克艰: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年第07期;
2.吴玉平:中医"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师友》2013年第05期;
3.李萍:望闻问切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06期;
4.阮平文:公选面试评委是如何"望、闻、问、切"的,《领导科学》2013年第08期;
5.张立:"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百度网.百度文库2013.6.16。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8篇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2006)
实训教学是面对非真实患者的情况下,在中医诊断实训室里通过各种手段,模拟望、闻、问、切等诊查手段及中医诊断的辨证思维,最后形成诊断的模拟训练。包括从中医“诊”到“断”的整个完整过程。
1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设计
1.1实训教学模式的目的实训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感受临床氛围,掌握四诊方法的运用,掌握中医的辨证思维。其目的具有双面性,一是针对枯燥的教学方式,达到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达到或超过预期的教学目的。非教学目的指的是老师或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角色,并实际进行交流。教学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知患者病情,通过分析,最后得出诊断结果。
1.2实训教学模式的步骤实训教学操作有系统的运行过程及步骤。教师要事先布置内容,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并全程进行参与。学生要在明确的教学任务指引下,主动探究摸索,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完成任务。教师及时总结分析,指出不足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如在问诊方面,首先要求学生背诵张景岳“十问歌”,熟记问诊内容和问诊顺序,按主诉、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的顺序询问,使学生问诊时内容不至于遗漏。其次,要求学生问诊时突出中医的辨证观,边问边辨,边辨边问,充分运用和发挥中医辨证思维方法。
1.3实训教学模式的角色分配在实训课上,通常由教师事先选出典型病例,并扮演患者角色,同时教师也是实训教学监控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担任医生。过程要分组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每10人一组,每组又分两个小组,分别扮演病人、医生。扮演病人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就诊者,其他4人为陪诊者共同做出就诊内容的设计;扮演医生的5人中选出1人做为出诊的主治医生,而其他人参与其诊断的全过程。病人就诊后,给医生20min时间询问病情、讨论并写好病历内容。最后双方将各自内容做一比较、讨论,老师给予适当点评。在模拟情景过程中要接近于临床真实,比如,扮演患者时,在回答学生的问诊尽量使用真实患者的语言,并尽量展现临床上可能见到的不同类型的患者。
2实训教学模式的启示
2.1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只是对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缺乏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的运用了。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模式具有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相结合的特点:学生在复杂的临床实训环境中,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还可以对各部分所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具体应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讨论也更有利于学生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修改或重建。
2.2变理论传授为临床实践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论、锻炼思维、提高技能,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较之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更贴近临床。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突破了临床见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看。如在脉诊模拟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脉诊方面的知识,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问诊、全身望诊等所学知识对脉象可能反映的问题进行逐一地确认和排除,进而确立诊断意向。因此,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能够弥补单纯理论教学和见习的不足,更适应现代中医教育的要求。
2.3规范学生技能操作能够避免部分临床医师在中医带教方面的不规范。通过教师的规范教学和不断的实训强化,保证学生正确掌握中医临床技能与操作,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沛.大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行为与教学模式[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116.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9篇
中医诊断学是架设在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该课内容广泛,病种繁多,通常教师备课,讲课深感费力,学生学习掌握较困难。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人在该课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采用多种形式教学,现介绍如下。
1联系中基师生互动
中医诊断学是从基础到临床各科的桥梁课,前后知识的联系和紧扣是启蒙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结合讲授的具体内容,重点回顾中医基础学过的且与本次课相关的知识,加以复习答疑,师生互动,既巩固了所学过的内容,也给学生新课准备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承上启下激发学生对本次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讲脏腑辨证中的肾与膀胱的生理功能等,然后根据生理推断病理变化,明确当肾与膀胱生理功能失调时就会产生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肾藏精功能障碍,则影响人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肾不纳气则出现呼吸表浅,动辄气喘,呼多吸少等;肾气不足,气化失常,则贮开合无度,可知小便不利或失禁、或遗尿、尿频等病症。通过重点温故,学生对肾与膀胱病症的病因、病机、证候的产生就容易理解与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相似比较区分异同
中医诊断学中的许多内容易混淆不清。如哮与喘同有呼吸困难,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等症。但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而喘证虽有呼吸困难,喘息不能平卧,然始终没有闻及喉中有哮鸣声;同时哮必兼喘,喘不必兼哮,两者虽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殊之处,必须加以区别。又如脉诊中的结、代、促脉同属于节律失常而有歇止的脉象。但结、促脉均为不规则的间歇,歇止时间短;而代脉则是有规则的歇止,且歇止的时间长。结脉与促脉虽都有不规则的间歇,但结脉是缓而歇止,促脉是数而歇止。经过比较分析,学生能明确概念,抓住病证本质和特点,以后在临床运用中不会混淆。
3辨证分析强调要点
中医诊断学辨证部分,由于证候复杂,内容繁多,学生感到学习记忆都很困难,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辨证内容,为以后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结合前面所学过的内容和临床实际,重点讲解各证候的辨证要点。如心与小肠病的辨证,在讲心气虚证时,重点要学生记住其辨证要点是心悸与气虚症状为特征;心阳虚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加上心痛、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为特征;心阳暴脱证又是在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的亡阳症状为特征。又如脾和胃病辨证,脾气虚证,以纳呆、腹胀、便溏兼气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脾虚气陷证,是以脾气虚证加上脘腹气坠、内脏下坠为特点;脾阳虚证,是以脾气虚证加上中焦虚寒见证为特点;脾不统血证,是以脾气虚证加上慢性出血症为特点。通过重点强调辨证要点,即能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又能使学生很好区分各证的不同。
4试验操作培养技能
中医脉诊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
【中图分类号】R24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19―02
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
《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
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脉经》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把脉学理论系统化、完整化。由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脉经》中收载了大量魏晋以前的医学文献。“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它们中有现存的,对其校勘、补遗起到参考对比作用。对那些湮没佚失的古籍脉学著作,在《脉经》中也有所记载,对于研究、考证古典脉学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除了脉学在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学意义之外。其对辨证论治、针灸学等的总结,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王叔和强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依据。在针灸上弥补了《内》《难》的不足;总结出脏腑虚实病候在寸口脉法基础上的针刺规律;各种脉象所主症候的针灸治疗;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明确记载了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经络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3 《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3.1 对仲景脉学的总结宋本《伤寒论》卷一的第一、第二两篇文章分别为《平脉法》和《辨脉法》,历代医家一直质疑此两篇非仲景而是叔和所作。要了解仲景的脉学思想,就一定要注意仲景的此两篇内容,才能全面了解仲景脉学的全貌。在《脉经》中王叔和也引用了很多《平脉法》和《辨脉法》的文字。《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中的一些段落出自《平脉法》,由此也说明叔和对仲景脉法的深晓,及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王叔和还将仲景《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大部分,引录到其《脉经》中。基本上约有2/5以上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此可将《脉经》中收录的《伤寒杂病论》内容看成现存最早一种古传本,且保存了仲景的部分佚文。他从病、脉、证、治几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精神。强调脉证合参,将仲景所用治法加以分类比较,非常切合临床应用。这也是研究、校注《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版本。
3.2 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 《脉经》是以脉学为核心、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结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后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临床治疗学的内容。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中以寸、关、尺三部脉象归纳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证,根据脏腑经络辨证,来诊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提出药物治疗、针灸补泻以及饮食生活宜忌。被后世医家有效地应用。在《脉经》第二、六、十卷中,还详细记载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理论,从而补充了内难不足、并强调针灸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3.3 对脉学的丰富与发展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曰:“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为果不疑。”王叔和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确立24种脉象,并准确地描述了各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奠定了脉诊指下标准的基础。以后历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均未离开《脉经》基本标准。并归纳出8组相类脉: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浮、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在仔细鉴别脉象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后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皆在王叔和的24种脉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在《脉经》基础上增加了牢、长、短而为27种脉象。突破了《内经》三部九候脉法约束,完善了《难经》寸口脉法,总结了分寸、关、尺三部位及脏腑分配原则。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法。推进了诊脉法在临床的普遍应用。是对内难脉法及仲景脉法的发扬,从而使脉学理论与方法规范化和系统化。
3.4 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浮,折方治永乖;以缓为迟,折危殆立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遂以“脉学”为核心,著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对于后世在诊断上及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历代都把它作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历史上很多著名医家把《脉经》的内容都引录到自己的著作中去。《诸病源侯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收载有《脉经》内容。后世诊脉者,皆以本书为脉学理论的准绳。唐代太医署、宋代太医局都把《脉经》列为学习中医的基本课程之一。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