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菜刀剪子嘞……扒锅扒盆喽……曾几何时,这些走街串巷的吆喝声,是否唤醒了您的回忆?现如今,在高楼林立的阜阳城区,这些磨刀修盆的手艺人又身在何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将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

阜阳城区“小修小补”行业现状如何,中安在线记者在阜阳城区进行了实地寻访。

清晨六点,二里井菜市街又热闹了起来。青菜萝卜皮、排骨猪坐臀,要一块、少五毛,在讨价还价间,城市的人们开启了一天的生活。再过一个小时,菜市街东边的“老王修理铺”也要开门营业了。

“早七点到,晚七点走。”老王名叫王仲位,这样的习惯,他已经坚持了二十年。“二十年前我就来这里开店了,那时候周边还都是趴趴房,月租才一百块钱。”

老王的店面不大,里面却一应俱全:修自行车、补锅、修理小电器、配钥匙等等。这些手艺,都是老王这些年摸索着学来的。来找老王修鞋补锅的,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

不过,这间小店远没有看上去那样繁忙。大多数时候,老王是用那台大头电视打发时间。

“现在月租都涨到一千块钱了,单干一样不行,利润低,也挣不到钱。”老王说,就比如以前骑自行车的多,现在都骑电瓶车了。

看着屋外往来的人群,老王更希望有年轻人来跟自己学学这些老手艺,“都不干咋办呢?这些手艺失传了多可惜。”

临近中午,八十四岁的赵怀义骑着电动三轮车,穿过一条又一条巷子,来到了东城墙菜市街。城里的这些巷道,老赵已经走了三十年,“哪个菜市街我都去过。”

三轮车里的工具不多,三块磨刀石,一条绑着手摇砂轮机的凳子,比较先进的电动砂轮机绑在了三轮车尾部。“磨刀石有粗有细,先用粗的后用细的。”老赵解释说,“这样磨出来的刀刃亮,切东西还快”。

“以前少不了磨刀,收庄稼那会是最忙的,家家户户割麦需要磨镰刀。”三十年前,老赵的磨刀事业达到顶峰,一度跑到了东北,“那边磨刀的多,价格也高。”

“现在磨刀的少了,二十、三十也挣过,百儿八十也挣过。磨一把刀两块钱,一天才能磨多少把?”虽然磨刀的少了,但邻居们的热情没有减。

“老赵吃了没?”“老赵今个上哪逛?”“老赵给俺这刀磨磨!”听到这些话,老赵的心里特别舒坦。

同为从业多年的老手艺人,如果说老王在坚守小店,老赵走南闯北,那老姚的事业就有些起伏了。

老姚名叫姚明邦。十多年前,他是温州一家鞋厂的开发设计员,曾做到鞋厂经理的位置,年薪近20万。“当时觉得鞋厂赚钱多,我就想着自己回来创业。”可当他回到家乡自立门户后,老姚发现做鞋和卖鞋是两回事,“自己创业亏了不少钱之后,我就在老师范学院这边开了个小店。”

中安在线记者注意到,老姚的店里有个 “手自一体”补鞋机,既可调节补针频率,也节省了体力和时间。这是他自己动手制作的。

“手摇着太累,我才动手去做这个补鞋机,把它改成电动的了,不用手摇,想匝几针就匝几针。”让老姚至今都引以为傲的是,这个“发明”曾引起阜阳师范大学一位教授的关注,“他看我设计的补鞋机子怪好的,还带学生们来我这里参观学习,在这儿看了一个多小时。”

“铛、铛、铛……”清脆的敲打声,飘荡在小东门巷子西头,与一旁北城小学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

此时,张全意正在修理锅把手。锤子、冲子、老虎钳,各种工具在张全意手中游刃有余,相互配合之间已经拆下了坏的锅把。随手扒拉一下脚下的铁盒子,一颗粗细合适的钉子找了出来。“这个锅把换几个螺丝,快的很,你稍微等一会。”老张告诉顾客。

1983年起,老张就在小东门西头开了这间修理铺子,到现在已经40整年了。辉煌的时候,外地人都赶到这里找他修锅补盆旱工具。

门面房里,用芦苇、竹竿编排的隔墙依然坚挺,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装满了不知从何时就积攒的螺丝钉,一块满是窟窿眼的木板见证了这个小店几十年来的人来人往。

当昔日的吆喝声成为记忆,一代手艺人的辉煌或许已成过去。虽然王仲位、赵怀义、姚明邦、张全意等一批老手艺人依然坚持着自己修补事业,但他们在接受中安在线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对手艺失传的担忧,“这些小修小补看上去不起眼,但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感兴趣的年轻人也来学学。”(记者 张云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