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苟春 宋潇 李佳雨

泾水肆意流淌于高山峡谷之中,由泾阳仲山谷口流入八百里秦川泾阳县境,自秦代郑国渠到今日泾惠渠两千多年润泽这里,关中有民谣曰“自古泾河富泾阳”。

泾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管是种庄稼、棉花,还是果树,没有水都是不行的。”泾河边,船头村村民张书生说。船头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村,西北边就是秦代郑国渠首引水口遗址。千百年来,历代引泾灌溉水利工程也在郑国渠的基础上惠泽这关中沃野,1935年,泾惠渠建成后,第一个斗渠的水也继续润养着这里。

“这里是陕西省的‘白菜心心’,大家都想来这儿。”2月底,生在河边,长在渠旁的张书生将自己与泾河、泾惠渠的故事娓娓道来。

泾河第一渡

王桥镇船头村村民 张书生

2月底的船头村,稍微有些冷清。耄耋之年的张书生在自己地里散步,看看庄稼和果树,算着春灌的日子。虽然年事已高,但他精气神儿十足,偶尔清晨,他还会骑着自行车锻炼身体,往泾惠渠首的方向骑去。

“我们村的南边就是泾河,我小时候就一直在河边玩耍。”张书生说。

在张书生的记忆中,自己年轻时,这里还没有修桥,河东西两边的泾阳县、礼泉县只有通过船渡来互相交流、运输。“我父亲以前就是一位船夫,他们有时扶着绳子靠脚的蹬力,有时依靠水的力量自然漂流渡河。”

王桥镇船头村村民 张书生

到如今,船头村的船夫早已不在,船不见了踪迹,渡口也已经变了模样,但望着泾河,张书生还是能够回想起古渡的热闹景象。

小时候,他常到泾河玩耍,看着船上的父亲载着河两边的乡亲过河。在他的记忆中,河西的礼泉县有很多人到他们这边来买东西,载着货物的牛车、马车也是能上船的,“除开买一些粮食,有人还会买棉花回去纺线再织成衣服拿过来卖。”张书生说。

泾惠渠第一斗

“以前在我们这边还有集市,河西礼泉的人经常过来买粮食。”张书生说。

同处泾河边,为啥一河之隔的对面经常到来买粮食?这个问题让幼时的他百思不得其解,但随着年岁增加,阅历增长,他也明白了,正是因为河东的他们有渠的灌溉,处于灌区内,用水有了保障,不像其他地方“靠天吃饭”,而是旱涝保收。“有时,离这200多里的人没有粮食吃,都跑到我们这儿来买粮食。”他说。

郑国渠首遗址

而即使是在一个村子里,南边和北边也是有区别的,“泾惠渠第一斗渠从村的南边拐过来,村北泾惠渠的水浇灌不上,但是南边受到泾惠渠的灌溉,这个(南北两边的)产量都差得远了。”他说。

“不管是种庄稼、棉花,还是果树,没有水都是不行的。”虽说从小在船头村长大,但张书生祖籍并非这里,而是祖辈搬迁至此,“有了水、渠、灌区之后,这里农业比较发达,就被叫做陕西省的白菜心,的确是白菜心心,到处的人对这里是很向往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