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宅门”写意——《中提琴重奏“大宅门”写意》首演

2023年6月10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舞台艺术创作项目《“大宅门”写意》首场音乐会,在陕西省宝鸡市上演。本场音乐会以经典影视剧《大宅门》为主题,该剧配乐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执笔创作,现由青年中提琴演奏家王恪居作为策划与主创,将《大宅门》配乐改编为中提琴重奏,并在此次音乐会中融入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将中西方音乐文化融为一体。

在表演形式中,《“大宅门”写意》音乐会包括独奏、重奏,并探索现代器乐与戏曲艺术的结合,展现东西方不同音乐形式的艺术魅力,在诸多经典乐曲的演奏中,探索了不同乐器在声部、音色、织体等方面结合的可能。其中,以中提琴为演奏主体,同时保留戏曲艺术中青衣、武生、京胡等戏曲元素,引入传统乐器古筝、民族乐器马头琴等中西方乐器,既深化了民族文化传统,又将不同音响的色彩效果融入其中,促使结构、声部更完善,以更充分地体现作品本有的韵味,更深刻复现作品的戏剧色彩与各器乐声部独特的音色效果。

在音乐会的选曲内容方面,主创王恪居充分考虑到将民族传统文化经典与新时代艺术家的感性智慧融为一体:本系列音乐会的大多数经典作品都由王恪居主持改编,在保留原作艺术特色、尊重作曲家们创作准则的前提下,将中西方乐器融为一体,在演奏中充分体现原作所未呈现的音响维度。

上演的曲目中,有如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戏曲两折》、王建民创作的《戏韵》,这些作品不仅是作曲家艺术创造力的充分展现,也是中国当代音乐家时代精神的写照。由王恪居改编的中提琴与马头琴重奏《鸿雁》则是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同样由王恪居主持改编的《葬花吟》与《大宅门》也形成了与音乐会主题的呼应,将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文化景观浓缩为一段含蓄深切的音响片段;《大宅门》的音乐作为音乐会的最后一个构成部分,制造了古典与现代音乐的交融,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兼容并蓄的文化体量。

《“大宅门”写意》音乐会旨在传承与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进一步探索与打造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新时代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文艺产品。本场音乐会的选曲与表演,充分考虑到如何展现历史文化传统与新时代人文精神:围绕“大宅门”这一主题构思,经过一系列筹备、编排、创演等准备工作,将不同器乐形式介入其中,并构造不同的协作形式。在技术创新中,主创人员探索不同乐器的音响魅力和技术特色;在艺术精神的构造中,力求将中西方器乐文化中的人文精神通过音响形式予以呈现。

纯器乐是最能够彰显感性精神的艺术,《“大宅门”写意》以器乐为核心,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个艺术共同体,以非语义、非概念的形式包容古今中西不同的文化要素。它的上演不仅为观众带来视听的体验,同时它的文化构思与艺术家们对音响的编创组织也充分证明:新时代文艺继往开来,它面向更广阔的人文境地,接通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文艺要素,这种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前行的文艺产品不仅属于中华民族,更能够架起人类文明交往的桥梁,开凿人类更广阔的感性空间,推进人类文化现代化进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