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峡水利枢纽


(相关资料图)

初夏,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黄金峡水利枢纽即将迎来下闸蓄水。全长1908米的“生态鱼道”横穿大坝,即将全面建成,大坝蓄水后,洄游产卵的鱼儿将通过鱼道穿越大坝进入汉江上游。

黄金峡水利枢纽是引汉济渭的“龙头”水源工程。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环境敏感点众多,为守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引汉济渭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建设与保护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鱼宝宝的月子会所”

黄金峡鱼类增殖放流站

“考虑到鱼类洄游产卵的需求,在黄金峡水利枢纽设计之初,我们就专门设计了一条生态鱼道,帮助它们穿越大坝洄游产卵。”据黄金峡分公司工程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鱼道设有5个出鱼口,内部建有“栅格板”和41个“休息室”。“‘栅格板’能减缓水的流速,让鱼类更省力地洄游,如果游累了,还可以在‘休息室’里歇口气再继续,确保它们能够顺利‘回家’繁衍下一代。”

黄金峡水利枢纽过坝鱼道

生态鱼道只是黄金峡水利枢纽生态环保方面的其中一项措施。各类活蹦乱跳的小鱼都在黄金峡鱼类增殖站里经过精心的养育,这里不光是鱼类的“产房”,还是鱼宝宝的“月子会所”。

距离黄金峡水利枢纽生态鱼道不远处,有一个占地67亩、被生态环境部誉为“亚洲最高标准”的黄金峡鱼类增殖放流站。“鱼类在一二号厂房产卵后,孵化至1至2公分的鱼苗,成鱼后经野外仿生鱼池驯化,放流汉江自然水体,可促进水域内自然鱼类资源的有效恢复。”黄金峡鱼类增殖站现场负责人介绍,“这也是引汉济渭工程生态环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工繁育鱼苗

根据汉江生态系统的实际,黄金峡鱼类增殖站选择合适的青鱼、草鱼等10多种鱼类进行人工繁育、增殖放流,每年可繁育各类鱼苗65万尾。在选取繁育放流的鱼种时,工作人员还会进行科学配比,不仅搭配好食草鱼、食肉鱼的比例,还会选取专门食用水藻的鱼类,用来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人工增殖放流可促进水域内自然鱼类资源的有效恢复,同时也为秦岭区域、汉江流域栖息的朱鹮、白鹭、白鹤等珍稀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有助于维护区域生态多样性。”增殖站负责人解释道。

黄金峡鱼类增殖放流站内景

与此同时,黄金峡鱼类增殖放流站还创新使用“鱼肥水-水浇菜-菜净水-水养鱼”的绿色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鱼菜共生系统。鱼排出的粪便经过分解、过滤后变为蔬菜的绿色肥料,经蔬菜吸收营养,净化后的水循环养鱼,让蔬菜和鱼儿在潺潺流水间和谐共生。近两年来,已经相继在库区放流46.5万尾鱼苗,为莽莽秦岭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水利工程建设融入生态基因”

在黄金峡水利枢纽建设阶段,引汉济渭公司高标准建设了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站,废水经浓缩沉淀罐处理后,清澈透明,实现循环利用。

砂石料加工系统废水处理站

“处理废水采用‘平流沉淀+PAC/PAM+浓缩沉淀罐’处理工艺,废水经初级沉淀后、进入浓缩沉淀罐,经混凝、絮凝、沉淀等多道工序的‘锤炼’后,可实现废水到清水的完美转变。”省引汉济渭公司移民环保部工作人员介绍,处理后的清水全部回用于生产及场地、道路洒水降尘,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水循环利用,做活了水利工程的“绿色文章”。

砂石加工系统废水处理前后对比

不仅如此,在黄金峡水利枢纽工区和生活营区,引汉济渭公司还分别采用了“平流沉淀池+PAC/PAM+活性炭过滤”涌水处理工艺、MBR膜生物反应技术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将处理后干净清澈的中水同样全部回用于道路喷洒降尘和绿化。

黄金峡边坡生态修复工程

针对黄金峡水利枢纽边坡生态修复“措施少、效果差、维护难”等特点,引汉济渭公司同相关科研单位、院校展开合作,积极开展边坡修复试验试点工作。采取CBS植被砼生态恢复技术,对黄金峡大坝坝肩进行了生态恢复,春风吹过后,郁郁葱葱的植被将与大坝相互辉映,成为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无人机不定期巡航监测施工环保

环保及水质高清全景摄像头实现全工区覆盖,24小时实时监控无死角;“朱鹮无人机中队”高空拍照、现场取水分析,突击巡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天眼”环保监控工程在环境敏感点安装70多组高清全景式摄像头,实现全工区无死角实时远程环保管理;落实环保建设“三同时”制度,持续健全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环保责任……黄金峡水利枢纽以打造绿色工程、生态工程为己任,在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水保措施,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建设生态引汉济渭的初心。

不久的将来,汉水北去润关中之日,碧波荡漾,朱鹮起舞,黄金峡水利枢纽在收获诗画美景的同时,也能依托绿色生态环境,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元发展。

编辑:王航 王涵

责任编辑:党刚

主编:霍蓉

审核:彭健  杨柳

总监制:程建军

广告投放热线:18691660091

平台投稿邮箱:2199450967@qq.com

微信公众号

由汉中广播电视台运营

一键关注

了解最新汉中资讯

↓↓↓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