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张登科家住宝鸡市凤翔区柳林镇宋村28组,与大部分同村人一样,粮食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但实际地里的产量让他有些黯然,因为受半山区地形限制,自家可种面积小收成也不高,前些年的高粱因为品种问题酒厂根本不收,后来改种小麦一亩地也就500—600斤,收益在700—800元不等,这让张登科与其他村民非常着急。
区镇两级人大代表刘永强告诉华商报记者,柳林镇是凤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光2022年全区白酒产业链企业就能实现产值134.85亿元。并且凤翔北部山区大部分农村都有种植高粱的历史,只不过因为产量低、机械化收割程度低、劳动力缺乏等诸多因素,种植面积逐步萎缩,近年来更是几乎消失。
明明拥有这么大一个致富宝库,要如何充分挖掘才能让群众分一杯羹,成了凤翔区与柳林镇人大代表们心头的要紧之事。在多次走访群众、企业及商讨后,柳林镇党委初步形成了一个思路,要通过种植高粱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更提出了建设“中国高粱第一镇”的目标。
目标确定后,市、区、镇的人大代表们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农技专家对接,推选优质高粱品种。2022年还挂牌成立了高粱种植技术培训学院,定期与种植户交流技术,培训学院成立以来已有300多人次接受技术指导。
种植问题解决后,人大代表们又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用以推动高粱种植。凤翔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把酒用原粮种植列入全区特色产业扶持范围,并由财政预算列支高粱农业保险费,打通渠道破解银行给村集体组织不贷款的难题。“最近几个月光是柳林镇10个村集体经济,银行就发放了650万元的贷款用于扩大规模。政府还对集体经济组织每亩高粱补贴300元。”在多方努力下,今年以来柳林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高粱已达到8000余亩,全镇高粱种植突破2.5万亩。
“今年高粱长势特别好,一些种植早的春高粱已经开始收获了。”现在的张登科谈到自家的田地不再愁眉苦脸,相比于以前,现在一亩地产值可以达到1200斤到1400斤,收益更是翻了一番,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过幸福生活。
华商报记者 杨芷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