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完全陌生又新奇的客栈,丁大妈不敢相信,这还是自己的家吗?
下个月就要开业了,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丁大妈都要从自家屋里走出,拄着拐杖慢慢转,慢慢看……
人神共居的丙中洛,掩映在云山雾海里张军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2岁的丁大妈,是丙中洛,也是怒江,第一个开民宿客栈的人。
20年前,村里还没有路,到县城也没有路,村里人要去贡山县城,得人背马驮,走两天的路。但丁大妈看到,有人到村里来了,背着大包,扛着照相机。大妈把家里的房间腾出来给客人住,饭菜也打伙吃。
老樊来了。从遥远的黄浦江边来,翻山越岭来到丙中洛,就被眼前的风景迷住了,云端的村庄、朴质的村民、多元的文化……老樊是来探路的,在他之后,更多的上海人来到了这里,一住就是好些天。
骆忠华来了。从省城昆明来,为来怒江漂流,从此就迷上了丙中洛。此后,他就成了怒江的常客,镜头下,记下了丙中洛和怒江数不清的美。
大妈家的客人越来越多,大妈索性盖起了新房,最多时能同时容纳80多人。
改造后的“丁大妈的家”外景张军摄
20年过去,伴随着保泸高速、怒江美丽公路的建成通车,涌入怒江的游客越来越多,2019年,怒江州的旅游业增速同比就提高了23%,收入比3年前几乎翻了一倍。在全省旅游强势复苏之下,2023年春节期间,怒江州累计接待游客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比2019年提高了167%和367%,丁大妈所在的丙中洛,作为全州的标志性景点,23家宾馆酒店和62家农家乐民宿客栈,在节前就预订一空。
旅游火爆的背后,是高端精品民宿在规模和体量上的不足。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往乡村下沉,无论是自驾游还是深度游,都倾向于选择配套齐全、服务档次较高、有较强特色和个性的民宿。
曾经,为一个城,去住酒店;今天,为住一个店,去到一个村,正在成为高端、个性的旅游消费。
处在风口的乡村民宿面临着升级改造。尤其在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致力于打造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发展全域旅游、被资本称为“最值得期待的民宿洼地”的怒江州。
“屲仚”民宿游泳池一角张军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怒江州州长李文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东风,近4年来,怒州全力推进精品民宿的招商引资,全州范围内目前尚有29个精品民宿正在稳定推进建设。
老樊又来了。20年前丙中洛的记忆,让他萌生了把丁大妈的客栈改造成轻奢青旅的想法。
“对于大都市的人来说,到了怒江,至少得用一周的时间,静静地与这里对话,与自己对话。”
老樊认为,在云南旅游,更多的是过程。他希望把丁大妈的家,建成一个可复制的标杆,20年租营期满后,连同品牌一起还给主人。
云端的中交伊拉米拉云居酒店张军摄
还是青年旅舍的内核,甚至房间也没有增加,但把卫生间作了马桶式改造,公区进行了扩充,就势打造了光影与火塘结合的既现代又原生态的融合体,大堂建筑拥有透明的“金字塔”屋顶,白日引入光线,夜晚开灯时宛若雪山般明亮;客房建筑侧开圆窗,与自然景观相融。
设计师顾忆还取用本地木材,搭配亲水混凝土材料,造了一个正对雪山的冥想空间——“丁达尔堂”。火塘是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被改造成给游客和村民狂欢打跳的娱乐场。
丁大妈自住的家原样保留,与客栈在外观上连成一体。客栈就叫“丁大妈的家”,这是向丁大妈致敬,老人是怒江民宿第一人,是品牌,也是标杆。
骆忠华又来了。这些年他兜兜转转,没少来丙中洛,但这一次,他决定来永居。
骆忠华把昆明的房子卖了,在丁大妈家对面租下一套民房,一砖一瓦自己动手改造,还别出心裁地挖了一个露天游泳池,把客栈打扮得既有艺术感,又有休闲感。
改造后的“丁大妈的家”一角樊正刚摄
从空谷幽兰生活美宿房间中的大落地玻璃窗望出去,就是嘎哇嘎普山一天12时辰不断变化的风景。老板一副生意想做不做的样子,说住店要看运气,有事,门一锁就走了。
专注藏地风情的松赞品牌酒店正在普化寺附近加紧建设。追求与乡村文化高度融合的“既下山”,则在丙中洛的雾里村,准备打造乡村文化客厅。这是一个怒族传统村落,至今没有通公路,进出全靠一条1.5公里长的挂壁岩腔小道。“就是这种质朴打动了我们,我们不准备改变。但在村里,会布设舒适的住宿,满足游客需求。”既下山雾里项目负责人杨小燕如是说。
作为“人神共居”的秘境,丙中洛一下子就挤进了多家精品民宿。是不是多了?贡山县文旅局给出了去年的摸底数据:全县108家农家乐、特色民宿、客栈,中低端民宿中,发展前景较好且有一定提升改造空间、具备一定招商潜力的有38家以上,其中丙中洛镇就有26家。
精品民宿认定怒江,既看准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生态资源、多元的文化特质,更是被当地干部群众发展全域旅游的精神头所感动。
在杨小燕的印象中,雾里项目从选址、规划到落地建设,怒江州和贡山县党委政府多次协调推进,还支持企业在昆明闹市区开设主题创意集市。“我们提出的理念,只要是对当地发展好的,政府都非常支持。这也是既下山在怒江投下双拉村项目之后,又选择了雾里进行自主开发的原因。”
改造后的“丁大妈的家”一角樊正刚摄
这4年间,老樊因为改造“丁大妈的家”,没少与当地政府打交道。“当地干部没有傲慢与自负,而是发自内心想为家乡干事和谦卑好学。”老樊认为,有这样的政府服务环境,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企业闻风而来。
如果说乡村民宿业起步于餐饮农特产品和文化产品售卖,精品民宿则顺应今天的旅游消费市场,成为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也成为乡村甚至是一个地区对外连接的窗口。
“开发一个景区、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带动一村脱贫”,成了怒江州上上下下旅游富民的新思路,且这一思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村民自发实践,政府积极引导、对接更多资源加以扶持。
福贡县老姆登村就是典型。2004年,福贡县老姆登村民郁伍林开办第一家客栈时,村里连栋像样的两层建筑都没有,没有水泥路,也没有网络。今天的老姆登村,已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30家民宿给村里带来的,是870多万的年收入。郁伍林也成为两家民宿的管家,更是怒江非遗音乐“哦得得”和舞蹈“达比亚”的省级传承人,成立了非遗表演团,带动了200多个小孩和100个村民学习非遗文化,成为“非遗+旅游”的致富带头人,引领和带动了亚坪村、知子罗村、沙瓦村等一批村寨逐渐走上旅游强村富民的新路子。郁伍林也因此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改造后的“丁大妈的家”一角樊正刚摄
2021年,通过上海浦东新区对怒江的乡村振兴帮扶,老姆登村建起了云上酒店,扩建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去年通过市场化运作举办了首届峡谷文化周活动,更多的外地游客走进来,体验怒江民族音乐文化、非遗文化、火塘文化;福贡乃至怒江的特色农产品、文化产品通过现场集市和电商直播等渠道得以走出去,7天就创造了200万元的旅游收入。
为支持和鼓励乡村民宿有序发展、向精品化特色化升级,近期,怒江州出台若干指导意见,将民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国土空间、乡村振兴、文旅产业等规划中,引导建设,前置补贴,如此大力度,走在了全省前头。
贡山县文旅局局长刘超这几天正在督导推进康藤旅游建在捧当乡的阿鲁腊卡帐篷营地项目,他思考得更多的是项目如何实现与当地村民共建共享。
“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企业、村委会、村民共享共建模式,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云南网记者锁华媛刘祥元李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