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停放有序的车辆,干净整洁的路面,一个院坝一个美景的居民小区,还有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居民,让人怎么也想不到这是5年前那个环境脏乱差、秩序混乱、停车难、基础设施缺乏、房屋老旧破损的小区。4月7日,“全媒体看昆明市域社会治理”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昆明市曙光小区。
记者了解到,曙光小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基础设施薄弱,业主和物业之间矛盾重重,物管于2013年退出小区。院坝进入“自管小组”时期,但院落内的垃圾乱堆乱放、公共设施损坏、绿化带被破坏等等越来越多的物业管理服务方面问题逐渐突显。
曙光社区党委书记魏平说:“老旧小区‘三分改造、七分管’,如果管理跟不上,必定会反弹。因此社区坚持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推进‘红色物业’企业入驻,实现老旧小区在硬件设施和物业服务得到了双重保障。”截至目前,曙光社区老旧改造小区“红色物业”覆盖率达到97.3%。
社区率先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按照“一院一景、一院一策”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小区改造设计方案,持续改善居民群众生活环境。分类推进车位划定、充电桩配置、小区监控安装等公共设施配套;完成墙面加固、楼顶防水、下水道清污、路面修缮等各项改造工作,营造更加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现已完成改造45.3万平方米,共计82个院坝,惠及居民4803户,居民对物业的支持率从45%提高到95%,物业收费率也达到了95%以上。
同时,完善服务竞争机制,以党建引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把基层党建工作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相融合,确保物业公司的“红色”属性,形成小区内部“红色物业”的良性竞争态势,保障物业服务质量“不下坡”的同时形成老旧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
另外,建立社区“红色物业”联盟工作站,通过找准红心靶向、把握发展航向、聚焦民心所向,激发多元协同优势,针对辖区涵粲、中惠等物业企业,通过水电工共用、项目共推、风险共担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联动社区微法庭律师资源库,每月便民服务日帮助居民就地、多元、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组建“红色物业”联盟应急巡查队,集中物业公司安保、社区、派出所及公共单位力量定期对辖区公共场合、巡查死角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推动物业服务企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
2021年,曙光社区党委聚焦居民需求,打造“一刻钟百姓生活服务圈”。积极倡导、引领物业公司党支部将10间门房改造成惠民美发室、暖心改衣铺、红色物业维修站、便民小超市、曙光“U”家、睦邻共享驿站等多个便民服务点,并为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和无偿、低偿的便民服务,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隔墙,实现“门房变资源,反哺居民生活”。
社区释放资源力量下沉网格,实现居民医保、社保、老年证等公共服务事项与物业服务事项“一门式”办理,推进党的建设、基层治理、公共事务等工作“一网共治”。
“红色物业区别于传统物业,核心在于物业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曙光社区党委书记魏平说:“充分发挥党组织资源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找准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集中力量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实现组织优势、党建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共绘党建‘同心圆’,推动社区治理从‘独唱’变‘合唱’。”
云南网记者赵岗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