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它生长于著名腊姑梯田的怀抱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悠扬的哈尼古歌随着风声飘扬。它就是全国文明村镇——灯马村。虽历经数百年的白云苍狗,这里依然民风淳朴,哈尼族文化在这里得到极为完好的传承,被誉为体验哈尼腊咪文化和感受民俗节日最佳去处。

灯马村

灯马村地处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腊姑片区的核心地带,是哈尼族支系腊咪文化诞生地。全村共有50户286人。2018年被评选为省级文明村、2020年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镇。灯马村利用“一山一田”的资源禀赋,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稻作生态系统进行深入挖掘,充分挖掘腊咪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以“长街宴”“开秧节”“丰收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文旅融合、梯田生态产品丰富,腊咪民俗文化标识响亮。

“一山一田”打造文旅融合、梯田生态产品链

村里的解说员张子玲介绍,灯马村世居哈尼、彝两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为100%。该村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建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哈尼、彝两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互融互通中,形成了“民主互议、文化互融、生产互助”的团结发展路子。建立“党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若干名各民族议事代表”的民主互议规则,既为村民解了难事,又在协商中促进了民族团结;通过把哈尼、彝族文化不断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为解决季节性劳力不足问题,灯马村民自主形成生产互助小组,建立“党支部抓总、党员带头带动、农户为主体”的生产互帮机制,通过同劳动、共生产,共享民族团结硕果,绘制了一幅“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生动景象。

站在村中向四周放眼望去,围绕着灯马村的,就是被誉为“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十大片区之一、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辐射区的腊姑梯田。腊姑梯田片区连片梯田面积达4800余亩,是绿春县内研究、观赏梯田农耕、哈尼文化、自然景观的最佳选择。2010年6月,“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5月,“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我们了解到,近两年,绿春县在腊姑梯田累计推广稻田养鱼2530余亩,总产量达90余吨,总产值达360余万元;梯田红米1180亩,年产量达472吨,年产值达283万元;稻田蛋鸭1000亩,总产量达300万颗蛋,年产值达600万元;累计产值达1243万元,农民来自“稻鱼鸭”产业户均收入达12700元。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使千年哈尼梯田焕发出“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机,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产业精准帮扶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清泉”。

云报全媒体记者马喆殷洁黄翘楚吴沛钊官媛敏

绿春县融媒体记者李裕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