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侥幸心理不可取食用野生菌需注意

随着雨季来临,各类野生菌已进入生长旺季,但由于一些野生食用菌和有毒野生菌形态相似,肉眼辨别比较困难。因此,每年6月至8月不仅是野生菌繁殖生长和销售旺盛期,也是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期,广大市民在享受美味之余,更要了解相关知识,避免隐患发生。

食用野生菌中毒是最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食品安全隐患,发生率多、死亡率高、防控和救治难,而且野生菌中毒以家庭散发为主,引起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采误食和加工不当。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等不同,引起中毒的野生菌品种、中毒发生场所也不尽相同。那么,在选择采买和加工野生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临翔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娅为我们科普:“当我们采摘或采购野生菌时,一定要选择我们认识的,如果不认识或是有点相似的野生菌千万不要食用,因为有些野生菌我们从肉眼上看无法辨别是否可以食用。另外,烹饪野生菌时,不要把多种菌子混杂在一起食用,各种类型的野生菌要单独食用。”

近期野生菌批量上市后,很多网友分享了野生菌的“中毒体验”,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体验让很多网友不禁好奇,原来吃野生菌中毒那么好玩?还有网友表示,自己也想体验这种出现幻觉的感受。但事实上玩笑背后的野生菌中毒很危险!毒菌毒素种类多且成分复杂,一种毒菌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能存在于多种毒菌中。因此,野生菌中毒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愈后恢复情况也不尽相同。出现疑似症状后一定要尽快就医。

“可食用的野生菌中毒,大多数是加工不当,这类病人在医生给予适当处理后,愈后还是比较良好,但是如果误采误食不可食用的野生菌,愈后就比较差,需要医生进行早期干预。”临翔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娅说,如果食用野生菌后出现恶心、呕吐或者腹泻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作者:王玉萍 易思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