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沪医生在祥云县人民医院了解患者手术后情况。供图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医疗人才培养,提高医疗学术水平……从1996年起,上海市将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理念源源不断输入云南。得益于滇沪协作的持续开展,相距2000多公里的两地医护人员,携手守护百姓健康。


(资料图)

“沪滇卫生协作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运用两地医疗协作的良好基础,开启两地卫生协作的新篇章。”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说,经过双方努力,我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人民健康进一步得到保障。

组团式帮扶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今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消化内镜室主治医师潘骥来到迪庆藏族自治州藏医院,开始为期半年的援滇任务。

迪庆州藏医院2021年11月才开始开展胃镜检查,目前只有一套胃肠镜设备,两名内镜医生和两名护士。

只有一套胃肠镜设备,那就提高检查效率;内镜医生和护士在操作和诊断上有困难,那就抓住机会让他们多操作,同时做好质量把控;在一次检查中,完成检查、诊断、活检和治疗。经过近两周的磨合,潘骥调整了相应对策。截至目前,潘骥和同事们在医院开展胃镜92台次、肠镜65台次、内镜下消化道肿物切除术10台次、参与完成骨科手术4台次、教学查房15次、学术讲座6次,开展下乡义诊4次。

“现在内镜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潘骥欣慰地说,能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事业尽绵薄之力,才算不辜负医学生誓言。

“滇沪协作以来,上海陆续派出高学历、高职称、高职务、高能力的医疗卫生专家团队,帮助云南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共有48家医院帮扶我省33家县医院和1家州中医医院、1家州藏医院。其中,上海医疗团队组团式帮扶云南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10家,并由医疗队队长任院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杨东学介绍,2022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医院结对项目资金2861万元,派出驻滇工作6个月以上的医务人员两批,累计278人;派驻期间接诊患者近10万人次,开展手术近1.5万台次;开展教学培训3万余人次,教学查房500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00余项,培养骨干医师180名,建立特色专科260余个,接收进修人员160余名,义诊近2.5万人次。通过帮扶,受援县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常规工作普遍得到规范,疑难重症的诊疗水平得到增强;门诊、住院病人增加,转院率降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得到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创新帮扶举措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4月12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云南临床协作中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揭牌。德宏州人民医院充分借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人才培养优势,加快推进医院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向更高质量迈进。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对口帮扶德宏州人民医院已有20余年。自2001年开始,德宏州人民医院定期派出医护人员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修,截至2022年底,累计42名儿科医生、66名儿科护士完成专科进修。2016年,德宏州人民医院加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西部人才计划,并成立滇西儿科人才培训基地。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长期的大力帮扶和支持下,德宏州人民医院儿科在人才培养、科室建设、诊疗水平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提升。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云南临床协作中心的成立,是滇沪协作丰富帮扶形式,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成果之一。”杨东学表示,上海医疗队在帮扶过程中,综合考虑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和近年县域外转率高的疾病等因素,推进学科建设和“五大中心”建设,各医疗队把支援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制度在受援医院实现本土化,通过帮扶,受援县人民医院在多个学科的疾病诊治上填补了数项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充分应用“互联网+医疗”积极开展远程会诊、查房、病理及医学影像诊断等,拓展远程医疗服务内涵,截至目前已完成10个州市的医疗影像云平台建设,平台接入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156所、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约720所。

同时,各医疗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运营管理、医疗质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发展为抓手,通过医院管理的创新,加强了制度建设,提升了医院内涵。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在省卫生健康委负责人看来,建立多种临床专科帮扶模式,有计划地实施人才培养项目,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医疗人才的能力,是深化沪滇合作的关键。

7月4日至13日,云南省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管理干部培训班在上海举办,全省16个州(市)卫生健康委、委所属和联系有关单位负责人参训。“上海注重开展多层面、全方位的因材施教,在‘输血’同时,实现帮扶对象自身的‘造血’,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开展各类培训。”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选派到云南省卫生健康委挂职的陆小磊说。

2022年,我省选派12名心血管病介入性诊疗技术团队医护技人员分别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8名从事尘肺病诊疗工作的骨干医师,赴上海市肺科医院进修;44名中医医院急诊急救临床骨干赴上海培训;48名传染病临床医师、医学检验、临床护理人员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研修;选派100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赴上海进修学习1年;100名老龄健康管理干部赴上海举办两期为期10天的培训班……一个个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的举办推动我省医疗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此外,上海支援医院有的放矢地制定方案,以重点专科的技术帮扶为当地患者解决最急需、最实际的困难,涉及急诊创伤专科、内、外、妇、儿、中医等多个专科。借助上海支援医院援建力度与资源,形成“医疗队长期驻点+柔性短期系列帮扶+多批次设备援助+专科联盟建设”的特色帮扶模式。

云报全媒体记者陈鑫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