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浩浩千年,孕育了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悠悠齐鲁,赓续传承,守住了脉脉相承的薪火技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创造性转化中激发“非遗”活力,在创新性发展中打造齐鲁魅力,山东以“两创”强引擎,让“非遗”走出“深闺”。

重点保护 留住文化的“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体现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继往开来,需要进行系统性保护、传承与发展。


(资料图片)

今年8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等22个省直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制定20条措施进一步提升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创新发展 融入文化的“魂”

“非遗”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不是徒有其名的“空招牌”,而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大智慧,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更在创新中激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乔家三代都是手艺人,他们与鲁班枕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乔一兵的父亲做鲁班枕是为了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到了乔一兵这,则是把它当作文化传承来研究。

乔一兵在保留核心技艺与传统内涵的同时,先后研发出了鲁班枕结构的折叠椅、沙发、扶手等十多种符合现代人生活需求和审美的新产品。他去参加西塘汉服文化周等活动,让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了解鲁班枕;他主动联络山东高校,围绕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确定研究课题;他积极寻找合作,让招来的学员全身心投入鲁班枕制作。

乔一兵的儿子乔治只要一有时间,就用电脑帮着父亲设计开发新产品,思考研究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转换。

创新是让“非遗”永远具有生命力的薪火延续,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走出“深闺” 打响文化的“名”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从2020年起,每年举办“山东非遗购物节”,依托电商平台,对全省乡村非遗开展销售展演,年均有1500名网红达人和非遗传承人在线参加活动,线上线下店铺近2000家,打响了乡村非遗知名度。

临沂市费县手绣传承人卞成飞,创办了费县手绣实训基地,采用“培训+传承”模式、“固定+灵活”就业方式,原创设计手绣作品过千种,培训带动1500余人就业创业,年产值800多万元。济南市莱芜区传统糊香食用油制作技艺传承人谢梅木,建成山歌非遗园、现代有机农业庄园,带动就业农户超1万家。泰安肥城市从桃树的种植、果实加工再到桃木的生产、打磨、雕刻,乃至后期精雕、营销,全部实现本土化团队运营。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依托杞柳编制,打造杞柳产业。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建设“老街长巷”项目,积极打造集休闲、游览、体验、购物为一体的乡土民情旅游目的地。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岁月无言,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把那些藏于深山、失落乡野的非遗用起来,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文化与市场的对接中,以“两创”强引擎,让文化遗产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变成“飞入寻常百姓家”,山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沙斯媛 李帅 综合自海报新闻、中国文化报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