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有质有量,消费才能有声有色

——二谈打开消费的正确方式


(资料图片)

□ 本报评论员 李岳岳

观察当下居民消费新变化,“升级”无疑是最为明显的特征。

前不久,“什么值得买”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年期间,智能设备、品牌家电、个护健康、国内旅游等商品同比增长最快。其中几个领域增势最为明显:有机食品交易额同比增长902.3%,扫地机器人交易额同比增长121.6%……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传统消费品逐步提质升级,新兴消费品迅速占领市场,“买买买”更加追求品质。这意味着,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的确,当下老百姓的需求,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相较于以前的“吃饱”“穿暖”,品质和服务成为如今消费的关键词。看一看当前的消费市场,从有机食品到品牌服装,从智能家居到新能源汽车,衣食住行全面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消费结构逐渐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过渡。除此之外,数字消费快速增长,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直播电商等发展迅速,新领域、新业态层出不穷,彰显出供给优化升级、消费平稳复苏的巨大潜力。

所以,随着日子越过越好,这产品买还是不买,这钱花还是不花,关键要看有没有搔到痒处,能不能琢磨到消费者的心坎里去。

根据以往的经济发展规律,每一轮产业竞争的主战场,都在消费领域。有人梳理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进入机械化时代,代表消费品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所谓的“四大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进入电气化时代,代表消费品是汽车、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进入信息化时代,代表性消费品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液晶电视。按照这个趋势,进入人工智能、智慧网联时代,这一代的技术成果,可能会体现在智能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聊天对话机器人、柔性显示终端、3D打印、AR/VR头盔眼镜等智能终端产品上。谁能率先造出这些消费品,谁就能在这一轮产业升级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客观地讲,针对消费升级趋势,我们的供给还存在不少短板。比如,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农村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但商品质量不高、种类不全等问题仍然存在。补齐这些供给短板,提高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适配性,才能保障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意愿,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提升供给水平,品质是第一位的。小到一颗圆珠笔球珠,大到民用大飞机制造,品质是每一件产品的生命线。供给要跃升,品质的跃升是关键所在。现如今,新国货之所以逐渐成为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代名词,其原因就在于品质的突破。济南的华熙生物将玻尿酸技术应用到护肤品领域,以独创的专利技术,打造了润百颜、夸迪等知名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口碑;聊城的麦富迪坚持高标准生产,做到内销产品与出口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成功跻身宠物市场一线品牌。新国货的崛起充分说明,供给有质有量,消费才能“有声有色”。

提升供给水平,离不开创新驱动。无论是品质的升级,还是新业态的出现,背后都是创新力的提升。只有持之以恒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围绕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解决方案,才能让居民“想消费”“愿消费”。比如,作为显示行业的头部企业,海信自主研发的下一代激光显示技术,实现了中国显示在全球市场的弯道超车。2022年海信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占有率53.5%,排名该品类第一。抓住产业变革机遇,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新技术赋能新消费,就能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消费选择。

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优化供给上下功夫,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以高质量供给“上新”,来创造需求、引导需求,以消费升级牵引供给提质,就能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互动,推动经济长远健康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