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汪雪然 李义方 泰安报道

戴村坝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大杰作,位于东平县南城子村附近的大汶河上,始建于明朝永乐九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大坝设计巧妙、造型美观,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岿然不动,有“大运河之心”、"天下第一坝"之誉。4月5日,跟随“走文化廊道、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式主题采访活动第三路“走运河文化体验廊道”采访活动,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来到泰安市东平县,一睹戴村坝的历史风采。

记者了解到,戴村坝起到“引汶济运”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戴村坝,就没有中国历史上400余年的漕运畅通。戴村坝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山东省唯一一家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戴村坝的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戴村坝可以拦截上游大汶河的水,也可以为京杭大运河补充水源,所以说戴村坝被称为大运河的心脏。”戴村坝博物馆讲解员马海燕在堤坝旁为记者介绍道。

而戴村坝一旁的戴村坝博物馆,丰富了群众对戴村坝历史的了解。博物馆由序厅、运河之心、戴坝修筑、科学治水、治水名人、运兴东平,以及3D影院组成,通过文物、模型、图片等多种形式,辅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戴村坝悠久的历史和卓绝的设计思想。

馆内的镇水兽石刻保存完好,样子憨态可掬,“设计成这种肚子大大的造型,是因为古人希望它能在丰水期的时候将大量的水吞到腹中,枯水期的时候再把水还到大汶河里。也是满足了当时国人祈求风调雨顺的一个愿望。”马海燕讲解道。

戴村坝博物馆是中国少见的水工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三千余件,仅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工具——“夯”的数量就是全国之最。当前,以戴村坝为中心,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的汇河入大汶河口生态修复项目正在建设中,打造集生态科普、休闲娱乐、文化研学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实现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