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吴军林 记者 李硕琳 四川绵阳报道

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有一群特殊的北川人:他们说话,是地道的北川方言;他们魁梧的身材,又是让人很难忽视的山东人特征。

他们是山东人,同时是北川人。“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们的人生之路“改写”,凭着一腔热血,从千里之外的山东来到北川,又扎根北川。十余年间,他们见证了北川的新生,也在北川成家立业。


(资料图片)

5月13日-14日,海报新闻记者对话多位留在北川的山东人,讲述他们与北川的故事。

来北川支援,“顺便”圆了警察梦

王鹏是北川县公安局通泉派出所所长,山东潍坊人,来北川已有15年。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时,他正在鲁东大学读大四,“从电视上、手机上看汶川大地震的新闻,非常揪心。”

工作中的王鹏(右)

毕业之际,王鹏本已基本确定要回潍坊当老师。看到团中央等部门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赶快报了名,并说服父母,在2018年7月来到北川。

王鹏被分到了禹里镇。“受唐家山堰塞湖影响,禹里镇是北川最后一个动工重建的。”王鹏说,当时,禹里镇所有的档案资料都被水冲没了,做志愿者期间,他和另外一位大学生村官负责把乡镇所有的资料打印出来。

王鹏住了很长时间的帐篷,晚上蚊子多,睡觉时他一度被咬得又痒又痛,直到天气变凉才逐渐好转。

山东对口援建北川县时,王鹏被派去配合滨州援建方做对接工作。“刚来的时候听不懂当地方言,为了开展工作,我就有意识地跟着当地干部到村里,多去接触老百姓,慢慢学。”王鹏逐渐克服了语言难关。

“参加志愿行动,是真正开始接触社会,北川受灾太严重了,受了很大震撼。同时,跟当地老百姓结下了友谊,也想继续为他们做事,帮助他们。”本来只有一年志愿期的王鹏,最终决定于2009年报考公务员考试,留在北川。

从军、从警是王鹏的梦想,他曾因眼睛近视未能从军,大学学了通信工程专业。这次公务员考试,给了他圆梦的机会,2010年2月,王鹏正式成为一名警察。

“在警校会学痕迹检验、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但我不是科班出身,只能上班后边干边学。”如今,王鹏已成为北川县公安局通泉派出所所长。

工作多年,王鹏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他还成了四川女婿,育有一儿一女。“我昨天还跟一起留下的山东志愿者聊天,因为一场大地震,我们从山东来到北川,不知不觉已经15年了,感觉来得很值。”5月13日,王鹏告诉记者。

“老家山东肯定是第一故乡,但对我来说,其实也不存在所谓第一故乡第二故乡了,两边都是第一故乡。现在父母为了帮我照顾孩子,也来到了北川。”王鹏说。

北川新县城

15年间,王鹏见证了北川从一片废墟到重新崛起的过程。

“5·12”特大地震发生时,2万多人口的北川,当天只有4000多人逃了出来。北川整个县城被摧毁,不适合在原址重建,经过批准,异地选址,由山东援建,再造新北川县城。

老北川县城地震遗址

“现在早上跑步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北川人在锻炼身体,这也能看出他们对新生活的追求。”王鹏说。

夫妻双双赴北川

与王鹏只身赴北川不同,2010年,李向楠与当时的女朋友、如今的妻子一起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北川,后来双双考上公务员。

“当时我俩面临就业,面临今后的人生选择,听说北川还有灾后重建的任务,感到来了之后能做些事。”李向楠夫妇商量之后,当即报名、填表,手续办完之后,才告诉家人。

他俩都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李向楠是潍坊人,妻子是济南人。

“两边父母都比较支持,让我们来支援灾后重建,对我们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李向楠说,在北川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商量,不如直接参加公务员考试留在这里,“这里民风淳朴,当地群众对我们这些山东来的朋友很好,这里的环境也很好,前两届的前辈也有留下的,对我们也是种激励。”

2011年,考上公务员之后,李向楠到擂鼓镇工作,妻子则考上了北川信用社。

“擂鼓镇还在灾后重建阶段,给受灾群众修建的安置房还没修完。在镇政府综合办公室学习一两周之后,就让我到灾后重建的工地上去了,待了大约一年半。”5月14日,回想往事,李向楠觉得年轻的自己有些傻乎乎,下工地还穿皮鞋,皮鞋穿烂了好几双。

在工地上随时要跟当地群众打交道,语言沟通不畅也一度成为李向楠的难题。“一开始我用普通话跟他们交流,经常有群众说我,‘那个扯普通话的小伙子,你说话我们有时候听不懂’。有的群众更直接,说让换个说话能听得懂的人来。”李向楠硬生生地改变口音,融入当地,还有群众夸他四川话学得快。

北川新县城

2014年到2018年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期间,李向楠主要参与的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县里政策体系的制定,联系帮扶等工作,我都参与其中。”李向楠说,他跟随县分管领导跑遍了北川300多个村。

有时候去的村子偏远,单程在2个小时以上,他们需要天不亮就出门。“想想觉得很有意义,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给县里的脱贫攻坚贡献了绵薄之力。”李向楠说。

李向楠(左)用北川方言与同事开会

李向楠如今已任北川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最近,管委会领导班子调整分工,李向楠开始联系通航产业园,分管通航产业,这是北川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13年间,李向楠感到,北川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有了巨大提升。

羌族女婿期望北川早日建成全国禹羌文化旅游目的地

北川禹泉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亚龙2008年到成都的四川师范大学上学,2012年毕业时考了选调生,来到北川。

“在选择地方的时候,看到可以选北川,也知道山东援建北川,就希望过来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5月13日晚,黄亚龙告诉记者,来北川后,他先后在永安镇、县委组织部、县政府办公室、县扶贫局、县发改局、都贯乡等工作。

老家菏泽的黄亚龙决定来北川时,父母有不同意见,“他们觉得工作的地方离家太远了,这边又是山区,希望我能换工作岗位。”

“其实我刚来的时候,也有过犹豫,毕竟是只身一人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但在工作过程中,黄亚龙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北川这个地方,父母也慢慢接受了。

尤其是来到北川两年之后,经同事介绍,黄亚龙认识了一位羌族姑娘。“我们2014年上半年认识,下半年结婚。”黄亚龙笑说,认识了妻子之后,他对北川的归属感更强烈了。

2017年4月17日,小女儿出生第四天,黄亚龙到新单位——县扶贫开发局任职。对于未能照看妻子、小女儿,他心怀愧疚。在2018年8月的一个晚上,他写下给女儿的一封道歉信,特意提到这件事,“新岗位任务艰巨,今年北川面临贫困县摘帽的省级检查验收和第三方评估,我必须尽快到岗……作为一个山东人,我没有直接参与到北川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在脱贫这场硬仗中,我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川新县城

在黄亚龙看来,北川人民是很坚韧的群体。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人民还经历过2013年“7·9”洪灾、2020年“8·15”洪灾等,但北川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能勇敢坚韧地面对;北川还有开放包容的氛围,它原来是相对封闭的山区,在与山东、浙江等地建立了更多的联系后,思路越来越开放,勇于对标先进。

任都贯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时,黄亚龙深刻感到,北川文旅产业发展大有可为,因此,当县里组建北川禹泉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时,他便考取了现职。

北川新县城的商业街

黄亚龙告诉记者,北川县确定的发展思路是“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从产业板块来说,文旅是第一位的。

黄亚龙认为,北川发展文旅产业有三大优势。一是文旅资源丰富,北川有1个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二是交通比较便利,距成都大约两个半小时车程,到绵阳机场的车程大约是40分钟。另外,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有禹羌文化的底子。

北川新县城

“期望北川早日建成全国禹羌文化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至于个人,除了努力工作,黄亚龙还希望能多点时间,在北川的山山水水之间,得一份悠然自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