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型河北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300亿元
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第25位提升至第20位;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由130亿元增长到突破1300亿元……1月4日,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有关情况。
(资料图)
■ 强化末端落实,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撑,创新型河北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全国第25位提升至第20位;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0.92%提高到1.85%,由第20位提升至第16位。
创新主体加速成长。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载体获批建设,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到1550家,是2012年的6.4倍;高新技术企业由825家增长到突破1.2万家,由全国第15位提升至第9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44家,列全国第9位。
科技产出成果丰硕。“燃料电池车用空压机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共有120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由130亿元增长到突破1300亿元。
特别是2022年,河北省持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末端落实,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服务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精准组建由省内外院士、高水平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团进行“一对一”服务,已完成三批次266家“小巨人”企业特派团选派。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全省2022年前三季度已有1.68万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计扣除金额289.7亿元,折合减税额72.4亿元。
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动能不断释放。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组建首个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衔接、产学研深度融合。2022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0.5%。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支撑。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对吸引京津优质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的,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打造高新区项目建设主阵地,搭建“高新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立省市县三级包联制度,对省级重点项目“一对一”跟踪服务。2022年全省高新区建设项目2121个,完成投资2346.13亿元,投资完成率148.61%。
■ 实施八方面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贡献科技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再一次提升到新的高度。“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进一步增强建设科技强省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华峰表示,接下来,河北省将围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科技需求,实施八方面行动。
实施研发投入提升行动。持续加大对设区市研发投入增长的奖励力度,对投入强度高于上年的设区市,每增加0.01个百分点奖励100万元。推行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制度,对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优惠的科技型企业,省财政按照企业上一年度享受优惠的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予以补助。
实施“河北场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以企业为主体,联合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高效率氢燃料电池、新型储能、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组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推行重大技术研发“揭榜挂帅”,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打造“杀手锏”技术。
实施“河北场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共建中试熟化平台,推动共享共用。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搭建河北省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平台,实现业务一体化办理。
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行动。集聚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团队,建设一流科技基础设施,组织开展一流水平的技术攻关,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领域,打造一批标杆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和重要产品重大装备研发,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
实施科技企业服务行动。省市县联动实施服务企业行动,建立需求快速响应和服务对接机制。扎实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特派团选派工作,深入推广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赴县域开展服务。开展政银联动专题活动,加大科技信贷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实施科技园区提档升级行动。全力推进石家庄、保定、唐山、承德、燕郊国家高新区增比进位,推进沧州、衡水高新区晋升国家级。支持高新区精准谋划“一区一主导产业”,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技术体系完备、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聚焦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到我省孵化转化,大力推进“1个平台、2大载体、4个专项、12个合作园区”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建设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增长极。
实施创新生态优化行动。全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的各项任务落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等普惠性政策,推动各项科技创新政策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