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每天一大早,河南省灵宝市尹庄社区的传统小吃市场就会迎来一拨拨食客,不少食客还把豆腐脑、脂油饼打包带走。“小吃市场越来越红火,咱们村民的腰包就会越来越鼓。这多亏了检察院对咱村的帮扶。”经营小吃的村民一闲下来,就会边聊天边展望着美好的未来。

这个小吃市场是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在帮扶工作中,帮助尹庄社区建成的,被村民们称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心桥工程’”。

“尹庄社区的豆腐脑、脂油饼是当地有名的传统小吃,为了保护传统美食,增加村民和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先后与社区干部多次沟通协商建设事宜,协调相关行政部门给予支持,确保了市场的顺利建设。富裕起来的村民,法治意识得到了增强,矛盾纠纷直线下降。”灵宝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建华说。

灵宝市尹庄社区的变化,仅是三门峡市检察机关立足助推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心桥工程”的一个缩影。

三门峡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道伟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市检察院党组确立‘以驻村帮扶为载体,党建引领、能动履职、以点带面’的总体工作思路,组织和指导全市6个基层检察院全面推动‘心桥工程’治理模式在全域拓展,打造检察机关护航乡村振兴的工作品牌。”

三门峡市检察院发挥党建优势,组织机关党支部与陕州区观音堂镇16个村党支部持续开展对接,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巩固深化“心桥工程”主阵地,为基层检察院开展“心桥工程”做好示范,各基层检察院深入调研,吃透村情民情,通过专班运作方式,确保“心桥工程”工作实现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

“‘心桥工程’立足职能定位,体现检察特色,积极顺应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变化,主动融入更多法治元素、检察元素。”张道伟说,全市检察机关派出帮扶工作队与当地村“两委”对接,主动联合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村一警、综治网格员等力量,运用释法说理等方式开展普法宣传,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使村民集中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湖滨区检察院结合矛盾纠纷排查,帮助完善村级工作方案,确保风险早识别、矛盾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陕州区检察院推动村里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民事调解工作小组,组织骨干力量做好矛盾纠纷的及时发现、介入调解、登记回访、问题上报等工作;义马市检察院在办理涉及群众信访申诉等案件时,要求办案人员必须到现场了解案情、听取意见,实现从群众“最多跑一次”向检察官“至少跑一次”转变;卢氏县检察院组织干警到村(社区)担任法律咨询顾问,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引导当地村民养成依法办事、合理表达诉求的良好习惯;渑池县检察院发挥公益诉讼职能,加强对乡村红色文化的司法保护,有序推进红色文化遗址及革命历史修复挖掘,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心桥工程’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夯实基层法治‘软实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子越走越宽。”渑池县检察院检察长杨琼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院帮助西村建成融综合协调、矛盾纠纷调处、治安防控、心理咨询等设施为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的同时,加强法治宣传、德化教育、移风易俗等工作,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并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乡村法治人才队伍,给乡村注入了法治活力。”

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称赞检察机关开展的“心桥工程”,是全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探索,实践证明成效明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