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与险阻(去寻师)。
2、他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怎么可以成功呢?”有时他在竹林树林附近,编扎白茅成为小屋,削荆条作为笔,挤出树汁作为墨;晚上在月亮星光下读书,黑夜便点燃捆扎的麻蒿来照亮自己(读书)。
3、看书有体会时,(把心得)写在衣裳上,用来记录那些体会。
【资料图】
4、学生们敬佩他勤奋学习,轮流把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以便看到他写的心得),不是圣人的言语不看。
5、(他)临死时告诫他的学生们说:“一个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他还活在人们的心里;不肯学习的人即使活着,也不过是活着的死人(比喻庸碌无为的人)罢了。
6、扩展资料:选自王嘉《拾遗记》。
7、原文“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从师,不惧险阻。
8、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9、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
10、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11、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
12、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3、” 启示《任末好学勤记》告诉了我们学习中要注意的很关键的问题:一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记录,这是读书的好方法;二是读书应有选择,“非圣人之言不视”,其意是应读好的、有益的书。
14、人生的本质是劳动, 劳动是积累知识的途径。
15、 《赵普》原文: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16、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17、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18、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
19、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20、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1、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22、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23、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 拾之以归。
24、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25、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26、《赵普》译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
27、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
28、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29、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
30、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31、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
32、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
33、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
34、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
35、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
36、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3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任末好学勤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