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年“新春第一会”吹响了提振状态、改进作风、奋勇争先的强劲号角,会后第二天,霍山县委书记张守锐即带领该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22个在建重点政府投资项目节后复工和中标企业履约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对其中4个项目分别存在的进度明显滞后、关键人员不在岗等问题要求从严从快惩处并通报。


(资料图片)

像这样由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县政府重点工程进行标后履约督查,在该县自2020年以来已形成惯例,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通过常态化推进标后履约监管工作,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健康规范实施。

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聚焦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规范招投标各方行为、提升全流程电子化水平、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强化标后履约监督……近年来,霍山县深入贯彻省委“一改两为”工作要求,以实实在在的“硬举措”持续优化招投标营商环境,赋能全县城乡建设“跑出加速度”。

优服务,减“负”又增“效”

2022年1月30日,第二天就是除夕,广东省一家投标企业就霍山县一货物招标项目在线提出投诉。霍山县发改委第一时间在线受理,在弄清缘由后,迅速作出答复。在线受理招投标投诉异议,并以最高效率处理诉求,获得了该企业“满分”好评。

为企业减负增效,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是招投标领域利企惠企的重要抓手。围绕实现投标企业“零跑路”、招标人“只需跑一次”的全程网办目标,该县发改委加快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通过“不见面”开标与在线提出办理异议投诉、在线发放中标通知书、在线签署合同等相衔接,让投标企业参与招投标活动真正实现“全程在线办”。据统计,2022年,该县140多个工程招标项目实现“不见面”开标全覆盖。

此外,该县全面推广应用2022年上线的“六安公共资源”APP全面支持掌上投标、掌上开标、掌上询标等功能,“线上云开标+手机APP回复询标”,让投标人死守电脑前“守株待兔”等待询标成为历史。同时,投标保证金全面支持线上电子保函、线下纸质保函和现金转账支付,使投标便利度进一步提升。2022年,仅电子保函一项,该县就累计为400余家投标人提供担保近亿元。

抓关键,管“招”更管“评”

为防范专家评审不公、专家不专等行业乱象,该县坚持从“招标”和“评标”两个关键环节入手,管好“两个关键人”,即招标代理和评标专家。

一方面,该县紧盯招标文件编制,指导招标代理用好“一范本”“一清单”,确保招标文件不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的“隐性壁垒”。2022年,该县结合工程建设专项整治,及时废止公开招标项目联合体投标评分向本地企业倾斜的不合理“土政策”,并修订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限额以下工程项目发包工作的通知》,规范政府投资小型零星工程发包,取消无法律依据的“摇号”方式发包。

另一方面,该县从抽取、考评两个环节,着力规范专家评审行为。例如,对3000万元以上的较大工程项目,尽可能扩大专家抽取范围,尽可能采用远程异地评标,严防潜在投标人打探参评专家信息。2021年以来,该县累计开展远程异地评标300余场次。严格专家评审考评,力促专家评审公正,2022年,该县累计对16名违规专家予以扣分处理并公告,其中暂停3个月及以上参评资格共6人。

在此基础上,该县审慎推行重大项目“评定分离”方式招标,让招标人依法发挥定标权。2020年以来,共7个项目采用评定分离招标,累计中标金额7.58亿元。

强监管,重“前”也重“后”

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推进不快、中标企业投标承诺履行不到位、关键岗位人员到岗不达标等标后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直接影响中标项目的有序快速推进。

为强化中标企业的诚信履约意识,保障项目实施质效,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招标中,该县全面推行开工前联合约谈中标企业制度。由该县发改委牵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参与,对中标企业进行约谈,提前“念”好“紧箍咒”,讲清标后履约监管的主要方法及违约责任,并要求当场签署诚信履约承诺书。

标后督查除了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的由县主要领导带队的履约督查,还有更加灵活的组织形式——混合分组督查。该县发改委、督查室作为联合牵头单位,每次固定派员参加,其他人员则根据拟督查项目工程类型、投资规模、督查重点等,从县纪委监委、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中约请。既形成了标后督查合力,又提高了标后督查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权威性。

据统计,仅2022年,该县累计组织重点工程项目标后履约督查8次,督查工程项目150余次,通报相关问题33个,对11家中标企业履约不力处以行政处罚44.5万元,对14家中标企业按合同处罚违约金43.68万元。(梁强胜 储勇 记者 谢麒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