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用水“大户”,探索如何提高用水效率、加快推进水资源利用方式、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势在必行。
(资料图)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近年来庐江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之路。
“我承包的都是小块田,有一亩多的、有几分的,高低不平,条块杂乱。过去种田,水不够用,赶上干旱天气,只能望天收。如今有了高效设施,再也不用犯愁了。”眼瞅着“地块块、矮埂埂、渠弯弯”的“巴掌田”,变成了土地平整、设施齐全高标准的“整片田”,庐江县乐桥镇大化村的种粮大户叶文胜感慨地说。
庐江县白山镇同春村村民阮腾云,见证了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带来的点滴变化。在同春村蔬菜产业园的智能日光温室里看到,阮腾云通过手机APP操作,网络智能系统即可控制滴灌节水设施,滴管的小孔上涌出滴滴清水,渗入蔬菜根部。
“以前浇地都是大水漫灌,一亩地要用水70立方米左右,用了滴灌设备,变浇地为浇蔬菜,这些水能浇6亩多地。再加上省出的电费和人工费,产业园180亩菜地的灌溉成本,从上万元减少到2000多元。”阮腾云算起节水账。他说,引入智慧高效灌溉设备,拧紧了农业的“水龙头”,助力农作物生产节本又增效。
跟着庐江县干渠管理所工管股长陈家和,走进该县郭河镇农业水价改革综合试点项目的调度控制室,但见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大屏上,清晰地看到闸门控制页面显示着各个渠闸开关状态、闸前水位、即时流量等数据和信息。
“最近几年,我们还启动实施水权改革,根据灌区总用水量,把用水指标分配到乡、村、组、户,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以水价杠杆倒逼农业节水。”陈家和说,现代化灌区的建设,引领农业节水发生了“蝶变”,“庐江灌区已成为全国‘水效领跑者’。”
“在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要素中,水的增产效用最为突出。最近几年,我们把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放在突出位置,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利建设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已成为农业稳产增产的主力军。”庐江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
留住“天上水”。该县坚持把创新理念融入节水工作,千方百计收集、贮存、使用降水,实行雨洪蓄积战略,大力实施滞洪工程,增加田间管网建设,将“天上来水”成功留下来成为农业灌溉用水,把节水改造交融灌区发展的方方面面。
节省“地表水”。该县不断强化节水与水源置换综合施策,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广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初步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高效节水型农业结构,形成合理用水、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用好“增产水”。该县实施灌区改善保护提升工程,以灌区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加快“智慧灌区”建设,同时完善用水机制,积极探索水权流转方式,实现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的根本转变。
未来,庐江县将以完善节水工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核心,大力推进实施节水行动,着力解决区域性、季节性、工程性、结构性缺水问题,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供给、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赵德斌 记者 华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