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安市儿童医院消息,近日,该院接诊一名2岁儿童,其反复发烧,最高41℃。入院后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杜氏利什曼原虫,确诊“黑热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该医院了解到,该患者有山区旅居史,目前已康复出院,该病在西安属于偶发,仅此一例,人与人之间接触不会传染。该病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在流行区应加强防蛉措施,避免白蛉叮咬。


(资料图)

儿童反复发热以为普通感冒

2月6日,据西安市儿童医院消息,近日,2岁的小新(化名)突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间隔4-6小时反复。起初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自行服用了感冒药和退热药后,但孩子还是反复高烧,发热时精神差,热退后精神好,饮食均不受影响。妈妈着急了,赶快带着小新来到该院就诊。

小新入住该院呼吸科二病区后,反复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明显降低,腹部彩超提示脾大,及早完善了骨穿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回报涂片中可见杜氏利什曼原虫。

在医生的追问下,得知小新既往有山区旅居史。孩子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异常检查结果均指向了一种病——“黑热病”。

通过白蛉传播 人与人接触不传染

2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该院了解到,目前这名小患者已经康复出院,该病在西安属偶发,仅此一例。

据介绍,黑热病(kala-azar)是由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体或动物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过白蛉叮咬进行传播,以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肝脾肿大、贫血为主要表现。黑热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西南部分区域也有较多病例报道,其中发病率最高的3个地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等为流行区。

该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偶有经输血传给患者或经胎盘传给婴儿。需要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接触是不会传染的。

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咬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主要症状为长期不规则发热

据了解,本病潜伏期是3-3.5个月,最短仅10天左右,最长可达数年之久,主要有以下症状:一是发热,长期不规则发热,中毒症状轻,初起可有胃肠道症状如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可有类似感冒样症状。病程较长,可达数月,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二是脾、肝及淋巴结肿大,脾明显肿大,起病后半个月即可触及、质软,以后逐渐增大,半年后可达脐部甚至盆腔,质地硬。肝为轻至中度肿大,质地软;偶有黄疸、腹水。淋巴结为轻至中度肿大。三是贫血及营养不良。在病程晚期可出现,有精神萎靡、头发稀疏、心悸、气短、面色苍白、水肿及皮肤粗糙,皮肤颜色可加深故称之为黑热病。可因血小板减少而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及皮肤出血点等。

流行区需加强防蛉避免叮咬

在我国,锑剂仍然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对于脾功能亢进严重、确有必要行脾切除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手术风险与脾切除获益之后可以行脾切除。

目前尚未出现针对利什曼病的有效疫苗,遂减少黑热病的发生尚需注意:在流行区进行黑热病及防治的宣传,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保护易感人群,加强防蛉措施,避免白蛉叮咬。加强对于流行区内犬的管理,推广使用含杀虫剂的项圈,对犬只进行黑热病检查,发现病犬及时进行捕杀并深埋。每年5-9月白蛉活动季节对室内喷洒防虫剂,使用含长效防虫剂的蚊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匡小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