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你是老汉中人,家里一定使用过高家岭的陶器,如缸、盆、罐、泡菜坛子和碗,记忆最深的是该是泡菜坛。
【资料图】
泡菜与黄酒是汉中人不可或缺的餐桌美味。而无论是工厂加工,还是私人腌制,一种采用本地黄土烧制,透气性能极佳的陶器,高家岭罐罐窑制作出的泡菜坛总会成为当地人的首选。
“我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我的父亲对我这么说,我也对我的儿子这样说。”汉中市南郑高家岭,已经传承5代土陶制作工艺的陈显文,文化程度并不高,据他自己说,小学三年级就辍学随父亲学习这门手艺。
老旧的厂房里,阳光从大门里倾泻进来,陈显文把一捧和好的黄泥堆在一个可旋转的圆盘上,用一根木棍飞速地搅动木盘,待转盘到达一定的转速后,丢下木棍,双手捧住黄泥,两个大拇指扣住泥芯,旋转中的黄泥先形成一个碗状,然后双手逐渐收拢,由下自上滑动,待转盘停止转动,一件腰鼓状的陶罐便跃然盘中,古朴而庄重。
一幅陈显文正在做陶胚的照片被摄影师拍下,立在凳子上。早已被岁月熏黑的墙壁上,显示非物质文化基地的铜牌也挂在不显眼的地方。
“许多人找到这里,过来拍,这是群艺馆一个老师拍的,洗出来送给我。”洗去黏土后,擦了擦满是伤口和茧疤的双手,抚摸着面前的酒罐。三十余年里,他将制作罐罐窑的所有工艺习于一身,一双巧手几乎承载了这门手艺的全部。手艺的传承就如一件陶器的完成,总是漫长而复杂。所幸,耐心与技巧从不辜负人心,在时间的窑室里,它们总是最好的燃料。
早在60年代就废弃的作坊,一座笔直伫立的巨大烟囱印证往日荣光,残存下的3孔砖窑,两孔炉火烧的正旺,火星子不时从窑炉里飞溅出来,砖窑有些破旧,这也是陈显文最后的守望和高家岭土陶烧制技术的核心。
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陈师傅声称,就是凭多年的经验,每天不定时来观察,温度每天在升高,要烧到1000多摄氏度。现在的每次出窑完整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听说,陈显文祖先来自四川省达县。500多年前,陈氏祖先来到南郑县的高家岭定居,并开坊制陶。之后,旧作坊经历了合并、改名、废毁,但“高家岭罐罐窑”的名称,却因当地百姓们的口传心记而沿用至今,几乎成为了汉中陶器的代名词。除了汉中地区,也卖到外省,也有常年来定制的,烧制的盆盆罐罐,大大小小一年销量2万至3万件,销售额20万元左右。
好不容易闲下来,陈显文搬来一个小木头凳子,接受了华商报记者一行的采访,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大师显得稍微有些拘谨。
当记者问及当下面临的困难的时候,陈显文告诉记者,一方面是由于技术人才的严重缺失,许多年轻人吃不了苦,不想干这行,目前唯一和自己一起干的的就是他自己和两个徒弟。另外一方面是产品市场同质化和单一性,出厂价格偏低,辛苦烧出来的东西,挣不了多少钱。这是陈显文的苦恼,也许也是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困难。
陈显文说,像我已经50多岁了,干了30年烧陶,目前依旧在向别人学习,提高产品工艺品质的同时,从单一的泡菜坛和酒坛,开发延伸到个性花盆和工艺品等,也是他今后发展的方向。
如今,陈显文的土陶制作非遗工坊已经在勉县开设了课堂,每一周他都要去给孩子上课,教他们如何制作陶器。陈显文的儿子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劝说下,也听从了父亲的意愿下决心做第南郑高家岭土陶制作工艺的第6代传承人,目前正在江西景德镇进修。
华商报记者 韩丹 姜磊 杨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