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1年11月15日,倍受全国人民关注的袁隆平院士追思会在长沙唐人万寿园举行。仪式当天,通过全息影像及实时交互等技术,全国人民通过网络送别了袁老最后一程。在网络留言版面,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评论:“全息投影让我们看到了袁爷爷的生平往事,真的很感动。”“这个沉浸式礼厅,让我感觉到袁爷爷好像仍在我们身边!”

互联网技术叠加着祭奠追思的传统,让思念第一次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具象化,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接受这种通过网络进行祭扫的方式。

“云祭扫”让亲情思念穿越时空

“姥姥,我想您了,您在天堂还好吗……”今年清明,在上海工作的小李通过在“思念堂”的“线上纪念堂”里,为姥姥创建了纪念堂,并写下追忆文章。小李告诉记者,每年的清明节,她都会回长沙为姥姥扫墓,可是这几年由于疫情原因,自己不能回家,于是她便为姥姥创建了一个“线上纪念堂”,进行了一场仪式感颇强的“云祭扫”,“疫情期间,不方便外出,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为已故亲人送花、敬香、上供,满足了我的心愿。”

然而让小李意想不到的是,当她将姥姥的“线上纪念堂”推荐给亲友后,大家都纷纷前来祭祀,一些多年未见的亲戚,也找出家里的老照片,翻拍以后传上去,如今,纪念堂里有关姥姥的资料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能对姥姥有更全面直观的认识,大家既可以在这里缅怀故人,也能互相联络交流。”

“云祭扫”让赤诚忠勇得以继承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该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我们有义务让孩子们知道并继承这些精神”。这是今年西安某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在“思念堂”网上祭祀平台参加的一场“致敬忠勇英烈”的网上献花主题活动。“通过给学生们讲述“南京大屠杀”及“狼牙山五壮士”等惨痛历史及忠勇英烈们的故事来让孩子们铭记历史、不断进取”。现场,张校长这样说道。

事实上,祭奠看似是在告慰死者,实则宽慰生者。在生与死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之中,人们通过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可以短暂的获得内心的平和。从这个角度上看, 云祭奠其实是给了人们一个发泄的空间,让纯粹的思念可以随处安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