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行一善  

上周乘公交,看到西安日行一善尚俭路爱心粥屋招募志愿者的公益广告,招募条件不详。也许是我粗心,电脑上关于东大院爱心粥屋招募志愿者的条件信息也不多,关于爱心粥屋的新闻报道也很简约。


【资料图】

由企业和几个公益组织长期资助,解放门东大院社区志愿者们组成的,为环卫工人、社区老人、社会弱势群体免费爱心组织,已经成立五年了,这个组织通常由几个相对固定的老年志愿者坚持“日行一善”,运转着这个粥屋,在每天早上5:30--7:30免费供粥、菜和馍。

巡着多年前在东六路买书的记忆,边问边骑行过去。分明已经看到街边三三两两的老人在端粥往回走,我仍然围着东大院转了一周才看见施粥地点,可见这个地方虽然离火车站很近,但还是灯下黑,不太引人瞩目。

粥正在施,路边摆的几张桌上,一些老人就地坐着喝粥,有些人好像还带着被褥。一个热心的阿姨循声过来,让我先注册志愿汇。知道周围有人做志愿者,也知道国际志愿者是有组织的,但是志愿汇是什么还真不知道。阿姨又热心叫来了一个小姑娘志愿者,小姑娘弄了半天没成功,又叫来一个男娃,男娃是体院在读研究生。不幸的是,因为我记不住手机相关密码,男娃也没弄成功。阿姨问:“要不要时长?”“什么时长?”我一脸诧异,来这儿只不过是想做点有益的事情,竟然还要 “时长”?那天我听从阿姨建议,回去继续下载。

工作间隙,搜索了一下“志愿汇”,这下信息更简单:“志愿汇通过网站、APP、网络信息系统等互联网科技手段助力志愿服务、公益行为。通过人脸识别、市民卡刷卡终端等科学手段记录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数,并运用到志愿者激励、政府及社会征信体系、社会组织评估、城市服务等方方面面。”

■ 志愿汇小程序

看完,明白了阿姨的良苦用心,她想让我积攒点儿做志愿者的时长,换取诸如免费门票等福利,这是志愿汇的一种激励手段。尽可能给志愿者以回报,这应该是真正的善行者吧。

于是周末让家人帮忙下好了志愿汇,并注册申请。

02

循迹而至  

第二次去,赶到的时候刚好6:00。上次那个贴心的阿姨自我介绍说姓“盖”,是这儿的负责人,把我领进屋内,热情地给我找“干净”点儿的志愿服和小红帽。

粥屋是一个不大的老旧单元房改造的,原先从家属院进入的入户门废弃不用,临街开了一个门脸,相当于民间俗话说的“山头留门屋”。一个小小的房间整齐码放着食材,入户门廊改作了开水房,厨房作为日供几百人用餐的操作间,委实显得较窄,有还算比较现代化的不锈钢锅灶,但熬粥炒菜的人在操作间想转身都得对体型有所要求,好在做饭的老爷子个子中等偏瘦,几个常住志愿者都没有体格壮硕者。

这次没有年轻志愿者,连盖阿姨在内三四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穿志愿服的中年男人,共五个人:一对儿操陕北口音的老人像是一家子,老爷子就是那个中等偏瘦的熬粥炒菜者;一个爱笑的阿姨,和外间一个不太爱说话穿着志愿服的中年男人,不时干着各种活计。

盖阿姨从操作间端出一大盆菜放在外间的餐桌上晾着,菜是时令菜,茄子和西红柿炖煮后勾芡,适合老年人的牙口。那个爱笑的阿姨拿盆去接不锈钢锅熬的稀饭,然后一盆一盆倒进保温桶;操陕北口音的老爷子不停搅动锅里的稀饭,以使它们均匀流出。冒着热气的保温桶谁也弄不动,只好用力拉到外间,想要不溅出来还是需要一些功夫的。

■ 西安日行一善尚俭路爱心粥屋志愿者正在发放爱心午餐 | 图源:领骏之窗

盖阿姨分配陕北口音的那对老人,一个打粥一个舀菜,两位老人配合非常默契,我后来从盖阿姨口中得到证实,他们就是一对夫妻。我则被阿姨分配给大家发馍。

发馍的要求是:排着队坐在门口右侧的环卫工,干的都是体力活儿,消耗大,一人两个馍,无论男女;坐在门口及门左侧的,男人两个馍,女人一个馍,不准多发。如果有人坚持“多吃多拿多占”,必须得经过盖阿姨的同意,因为这些食材都是爱心人士的捐赠,绝不能发出去吃不了造成爱心的浪费。馍是爱心人士送来的。今天送馍的师傅说再干几天就不干了,“天热的受不了”,我没问阿姨如果这个师傅不送馍了会咋办。

6:30开始施粥,先从右手边的环卫工开始,他们大都身着环卫服,自带餐具,排队有序前进,每人领到一份粥、一份菜和两个馍。少部分穿便衣的环卫工,阿姨们好像也都很熟悉,不穿环卫服也知道他们的身份,特意叮嘱我给发两个馍。有些人会在领到餐后说一声“谢谢”,还有一些人会充满感激地说“你们也挺不容易的”、“你们也挺辛苦”,舀菜的阿姨会客气地回一句“不用谢”,而我和盛粥的老爷子都不说话。

■ 西安日行一善尚俭路爱心粥屋志愿者正在发放爱心午餐 | 图源:领骏之窗

老爷子不回应可能是因为粥是当天熬出来的很热,稍一分神可能会把粥洒出各式各样各种尺寸的餐具外面,甚至可能会烫着人。而我则是第一次当志愿者,必须专心致志地分辨着给哪些人分一个馍,哪些人分两个馍,或者有阿姨提醒时分三个(多半是照顾行动不便者,这些不能到现场的失能者通常都经过阿姨们现场看望并“审核”通过、符合救助条件)、或者四个馍(有些环卫工是两口子一起来),无暇顾及其它。

领粥的人说的“不容易”、“挺辛苦”是真的。爱心粥屋这几个老人看起来年龄都在七十岁往上走,每天凌晨4:00之前来到粥屋,把粥熬上,菜炒上。那个陕北口音的阿姨说她们3:40起床,洗漱之后过来刚好4:00。3:40这个时间点,对于大多数现代都市人来说,偶一为之可能逼不得已,常年如此(这个爱心粥屋已经运行五年了),基本不可能。而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却常年如此,坚持了五年,确实需要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仰才能做到。现在是夏天,我4:15看天还是黑的,即便这样我也是给自己鼓了很大的劲儿才在5:00左右起来,想象一下冬天,在黑得严实的早上、在凛冽的寒风中起床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跟老人们攀谈,他们也都不是什么身强力壮的超人,毕竟六七十岁的人了,陕西有句民间俗语说人老了“怕死爱钱没瞌睡”,即便“没瞌睡”,长期过早起床也对这些“不怕死”“不爱钱”的老人们有很大影响,盖阿姨的黑眼袋,即便戴着口罩,也很招眼。西安城里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老人都在睡足睡饱之后提着鸟笼、穿着太极拳服徜徉在各个公园里、早市上,而他们却常年战斗在这个无烟的战场,这些古稀老人是真的在献爱心。

排队的环卫工领完餐,门左边等待的老人们依次过来领餐。门口桌子上坐的几个老人行动不便,盖阿姨亲自给这些人打了饭送过去。早上过来时看到有些人带着被褥,阿姨说这些人是流浪汉,常在这儿领餐的人里面大概有三四个。左边坐着一溜儿聊天的大部分是附近居住的老人,这些人来了给打,但是绝对不能多给,如果多要,就找阿姨“审批”,原因同上。

■ 西安日行一善尚俭路爱心粥屋志愿者正在发放爱心午餐 | 图源:领骏之窗

有一个看起来七十多岁、衣着朴素但很干净的阿姨前来打饭,舀菜阿姨主动说:“给她打两份,她还要照顾另外一个人呢。”这个干净的阿姨走后,舀菜的阿姨说,这个人也是志愿者,已经91岁了,一时差点把我的下巴给惊掉。

接近7:30的时候,大部分环卫工吃完都去干活儿了。几个阿姨掐指算着,谁谁还没来,谁谁还没来,她们对常来吃粥的人很熟悉。这种对业务的熟练也体现在对陌生人的辨识上。毗邻火车站,常有人路过以为是早餐店,便要求给一次性餐具,我还在疑惑的时候,阿姨已经判断出此人不属救助对象,果断反应:“我们不是早餐店,不提供餐具。”并顺手指点到隔壁的早餐店。

盖阿姨除了“审核”受助者资格、分配每天并不固定的志愿者干活儿,还不时为志愿者们拍照。我就在节奏不太紧张的时候被阿姨叫出去给行动不便者端饭,趁机给我拍照。我平时不太爱拍照,但是戴着小红帽和口罩、穿着志愿服,也不会有人认出我来吧,于是就很配合盖阿姨的“摆拍”。

快7:30,菜分完了,阿姨指挥人拿出一碗咸菜,来晚的人只好就着咸菜喝粥。阿姨吩咐收拾桌椅板凳,体贴地问我在不在这儿喝粥,我原本打算在这儿吃一次早点的,早上早起,又马不停蹄分了一个小时的馍,说实话这会儿确实饿了,不但饿,而且浑身酸疼。但是看到老人们倍加珍惜爱心人士的捐赠,以及那么多需要救助的人群,我果断拒绝了阿姨的好意。阿姨说如果不吃就可以“签退”离开了,原来志愿汇还有这么完善的时长计算机制。

回到单位食堂吃早点,第一次觉得,能吃到这样的早点,真的很幸福!

03

继续志愿  

入伏第一天,天热得似乎冒油,因为头一天下午下了一阵子白雨,以为早上还会有雨,加之是工作日,可能不会有人去做志愿者,就没有听从一个志愿者昨天“每周来一次就可以了”的劝告,又起床赶到粥屋。谁知道今天竟然有三个志愿者已经先一步到了,两个女生是黄河中学高一的学生,利用暑假来做志愿者,还是第一次;另一个是上次帮我下载app的体院研究生。

这天阿姨分配我来舀菜,两个女生发馍,研究生打粥。自小对打菜师傅晃勺行为深恶痛绝的我,正想以实际行动来“纠偏”时,阿姨告诉我,每个人舀一平勺,这菜都是爱心人士捐赠,不能可着劲儿给,更不能吃不完造成浪费。一平勺的菜,确实少了点儿,于是我就在碰到身强力壮的环卫工人时适当再添点儿芡汤,没想到有几个年纪大的说这样的炖菜咬不动,提出不要菜。另外,听他们私底下议论说:今天环卫工人来得少是因为劳务公司老板为了节约成本,解雇了很多环卫工人。于是,那天到最后,菜竟然多出来了一点儿,所以当上完早班再来吃饭的环卫工人来打饭时,阿姨就叫适当多给舀点菜。

■ 西安日行一善尚俭路爱心粥屋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发放早餐 | 图源:领骏之窗

做志愿者的这两天除了很多关于生老病死、生活不易的感慨外,也会遇到一些极具喜感的场面。那天没见到那个91岁的志愿者阿姨来领餐,却遇见了一个有趣的老汉。

接近7:30的时候,领餐人稀稀拉拉,一个须发皆白的高个子老汉过来,老远就说“锅底有肉来啦”。看着我疑惑不解,阿姨说这个人老是来得晚,就跟他开玩笑说,来晚了,锅底有肉。这个老人很健谈,说是钱多得花不完,有一儿一女,天天惦记着他的钱,他就是不给,害怕给了他们自己再有个啥事儿他们就不给他了,“人最大的幸福就是,人死了钱还没有花完”,“等我快死的时候再给钱找个地方”。阿姨就趁机“化缘”:“那就捐给我们吧,大家伙会感谢你的。”老人说现在还不行,万一他还没死,钱花完了咋办。没人深究老人的话里有多少真多少假,大家全都哈哈大笑。老人在笑声中提着粥慢慢走了,我们也即将结束当天的服务。

那天服务过程中,阿姨照样要两个新来的中学生暂停发馍,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端饭,进行“摆拍”。我发现不仅盖阿姨,还有两个满面笑容的中年男女也在同时拍照,研究生说这是两个中学生的家长,一直在中学生做志愿者服务的时候在远处默默守望,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在城市少年每天手机不离手的时候,有中学生凌晨5:30之前赶到爱心粥屋,肯定离不开背后开明善良的家长支持。

■ 西安劳动公园东门“爱心粥屋” | 图源:文明西安

日行一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做志愿者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西安,不一样的西安生活,和不一样的西安人如何对待司空见惯的一粥一饭。

作者 | 子心 | 陕西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