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旭歌 通讯员杨卫


【资料图】

图/主办方提供

9月9日,《“花无期·春常在”江衡个展》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此次展览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主办,上海艺术所登协办。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理论家杨卫主持策展,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美术理论家彭德担任学术主持。

展览呈现艺术家江衡三个时期的系列作品,包括“花开花落”、“物语”、“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作品涉及综合绘画和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江衡创作的作品中,有几组彼此关联的绘画,可以说,把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物质材料的挖掘,发挥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花开花落》系列作品,江衡在这批作品中借助现代数码技术将像素放大,极力刻画了骷髅、玩偶等物体的光鲜质感,以及花瓣层层翻折的隐秘细节,使一些完全不同属性的物质,在技术的统筹下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给人一种“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的梦幻感。

由此,真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了,主观与客观的意识也被颠覆。而这正是江衡的艺术观念之所在,即通过以物攻物的方式,混淆真假问题的同时,唤醒人们对存在本身的思考。

被江衡命名为“假发”系列的作品,源于玩偶形象。

正是玩偶头上丝丝如缕的假发,其特殊的人造质感,引发了江衡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他联想到贯穿于人类文明史中发际变迁的历史,尤其是假发作为一种弥补缺失的手段,被逐渐转换成一种审美装饰物,其中隐含的真假难辨的因素,又使其深刻地看到了人类自我异化的过程。

于是,他把假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从原来的实用功能中抽象出来,并再次借数码技术加以提炼,催生出了“假发”系列作品。

有意思的是,当假发被转换成艺术语言之后,就像油画的笔触、水墨的皴法一样,从表现方式上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这进一步延展了江衡的艺术观念,即在一个网络普及、信息爆炸的世界,到底是存在更真实?还是语言更真实?江衡用他创作的“假发”系列作品,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丰富的视觉联想。

江衡近几年来创作的《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系列作品,是《花开花落》等一系列作品中像素线索的延续,亦可以说是把像素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更为抽象的提炼。

如果说《花开花落》系列作品仍在叙事,即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讲述一个“花无期,春常在”的古老话题,那么,《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则是将这个话题内化成了一种自在的语言系统。在这个语言系统里,现实社会中的所有一切,时尚也好,流行也罢,以至于欲望和权力等等,都被不断放大的像素所支解,化为了乌有。

显然,江衡是想借这些作品揭示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即自然之花总会凋谢,但艺术之花常青。

至此,关于真实性的问题,在江衡的作品中得到了艺术的回答,即相对于瞬息万变的现实存在,语言的表达更加可靠,也更加真实。不过,语言的真实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与时俱进,随着新技术手段的出现不断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画树常青,才能通过艺术超越现实,获得生命的长久与价值的永恒。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旭歌

校对 | 赵丹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