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金珊 李义方 济南报道
6大主题版块,12位知名策展人,150天精心筹备,221位顶尖艺术家,272件艺术精品……1月7日起,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将在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两大主展区同步开馆开展,以艺术点燃泉城的冬天。
【资料图】
1月6日上午,记者对山东美术馆、济南市美术馆进行探访,带您揭开“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的神秘面纱。
科技味儿十足
上午十点,记者在济南美术馆看到,馆内展区已全部调试、布展完成,静待市民的到来。
“本届双年展作品的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非常强,观众可以亲自去操作互动类的作品,沉浸式地感受和体验每一件艺术作品的魅力。”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行政负责人徐琳告诉记者,本次双年展,济南市美术馆承担了“科技与艺术”“异彩与同源”两大版块的呈现和展示,最大亮点是展出了大量的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作品。特别是在“科技与艺术”版块,着力凸显科技为艺术创造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创新性改变。相较于以往的传统美术展览,展出了大量的互动装置和影像类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非常震撼和逼真的艺术享受。
本届双年展的作品,大量应用了虚拟仿真、增强现实(AR)、3D打印等当代视觉科技。记者在一楼展厅看到了一件特别的展品,名为《金声玉振》,该作品“藏”于幕布之后,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虚拟的、多元信息融合的、三维动态的仿真实体场景等技术手段,通过精良的场景设计和情节设定的方式让观者有沉浸式的互动实时场景感受。此次展览倾力打造了“杏坛讲学”沉浸式体验场景,为体验者构建出孔子杏坛讲学的历史情境,实现“时空穿越”,以可视化的方式“创造”孔子当年坐在坛上弦歌讲学,利用“沉浸式”虚拟技术生成虚拟空间将观看者带入孔子教学,使观看者在数字仿真渲染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感悟孔子的教育思想,利用“互动性”使观看者在三维虚拟仿真环境中互动操作、调动氛围。
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在一楼展厅最西侧,一件名为《飞越黄河》的作品瞬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4米*10米超大的曲面屏给观众带来了极致的震撼体验以及光影感受,1:1复刻的真机模拟驾驶舱让体验者可以沉浸体验飞行驾驶的乐趣。
“该作品集科技与艺术于一体,通过科技赋能艺术,拉近观者与黄河的距离。观者不仅能够沉浸式地体验驾驶和操作模拟飞行器,还能通过卫星技术实时观看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现场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了解到,本届展览大幅增加了AR、VR、人机交互、3D打印、影像互动等科技应用作品的数量,大量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推动艺术与科技跨界融合。《陀螺舞》(缪晓春)、《黑白》(汤杰)、《19赫兹》(V^艺术小组)、《乐园》(李政钟)等在山东美术馆展览展出的部分作品,以及济南市美术馆呈现的“科技与艺术”专题展览单元中展出的以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高科技作品《未被证伪》(陈抱阳)、《花园》(高文谦)、《海洋》(史莱姆引擎)、《元·五岳》(金江波)、《再黎明,再黄昏》(刘佳玉)等作品,科技元素足,互动性强,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多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双年展中最受市民喜爱的网红作品《超然楼》的作者阿根廷艺术家雷安德罗·埃里希,再次为观众带来一件互动体验作品《教室》,将继续在山东美术馆二楼公共空间“老地方”展出,为关心和支持济南国际双年展的观众制造一个“老朋友”般的话题和约定。
据了解,展览汇集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221名艺术家的272件当代艺术精品。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世界各国艺术家的精品力作将齐聚泉城。其中,巴西、古巴、印度、爱尔兰、荷兰、保加利亚、希腊等国艺术家均是首次参展。参展作品大部分是根据展览主题“共生世界”新创作的作品,囊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综合材料、摄影、影像、装置、新媒体等十余个艺术门类,涵盖生态艺术、观念艺术、抽象艺术、新表现艺术等诸多艺术流派,形式当代、形态多样,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