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恢弘豪放,近看节律紧凑,像行走的乐队,像高歌的方阵,像气派的大戏……乳山大秧歌一闹,过节的氛围指数瞬间拉满。

“几天不练练,心里就痒痒。”1月15日,乳山市城区街道夏西村村民宋文菊约上姐妹,来到村广场练习舞扇,年后他们将奔赴新一年的大秧歌舞台。

乳山大秧歌形成于明朝,在民间又称逗会、耍会、耍秧歌,是流行于胶东乳山市乡村的一种年节民俗舞蹈形式,以队伍庞大、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的表演风格而闻名。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城区街道夏西村的火龙大秧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夏西村火龙大秧歌。

自19世纪中叶传承至今,夏西村火龙大秧歌已传承数百年。古时候,饱受旱灾之苦的夏西群众寄希望于龙图腾,认为龙能布雨。碰上干旱年景,一些人就扎条纸龙,抬着走街串巷,所到之处,村民用瓢扬水,迎接龙的到来。这种古老的祈雨仪式,就是火龙大秧歌的前身。

宋文菊是乳山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由她担任队长、100多位成员组成的夏西村舞火龙秧歌队,是威海市重大节目展演和比赛的常客。

她介绍,火龙大秧歌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内容,由锣鼓队、耍龙队、花鼓队、扇子队和自由舞队合作表演,节目有龙凤斗(即龙扇斗)、龙与花鼓斗、扇与花鼓斗龙,主要分单队亮相、斗做、梅花盘、大团圆和收场谢幕表演。

雄浑的铜锣、嘹亮的镲、激热的钹,锣鼓队闪亮登场。直径2米的大鼓是表演中的关键,击鼓声气势铿锵、大气恢宏。

作为秧歌的节奏支柱,鼓点在整场表演中贯穿始终。“演员的步法一般采取走十字步、走八字。八与‘发’谐音,寓意让观众‘发’,是喜庆的祝福。”宋文菊说。

火龙大秧歌由锣鼓队、耍龙队、花鼓队、扇子队和自由舞队合作表演。

一场大秧歌表演约半小时,其中最具特色、最有看点的部分当属耍火龙。“但凡缺一人,这龙都耍不起来。”她说。一条龙为一组,共两组。龙头很大,需要2至3人接替配合表演,整个耍龙队则需要30多人协力完成。龙穿尾时,擎珠人和擎龙头人密切配合,呈现龙喷火的表演效果,演出气氛顺势达到顶峰。

耍火龙表演效果十分震撼。

宋文菊今年58岁,受爷爷和父亲熏陶,她自幼热爱秧歌。在前辈的建议下,2004年,宋文菊将村里的妇女和青壮爷们组织起来,把妇女舞蹈队和耍龙队整合成大秧歌队,并将独特的舞火龙表演编进大秧歌,让夏西村火龙大秧歌重焕生机。

“秧歌队从几十人的队伍,扩大到百人,历久弥新。演出阵势更恢弘,表演内容更丰富,身临其境准会震撼到你。”宋文菊颇为自豪地说,夏西村火龙大秧歌不光在威海出名,放到全国也是独树一帜。

2016年,乳山大秧歌被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年,乳山市被命名为“中国秧歌之乡”。而随着秧歌队成员逐渐“老龄化”,宋文菊也袒露出隐隐地担心:“现在真的需要新鲜血液了。”她表示,舞火龙秧歌队已准备好了充足的师资,她希望有更多喜爱这项民俗文化的年轻人来支持和传承。

宋文菊(右一)希望有更多喜爱大秧歌的年轻人支持和传承。

“逢年过节,我们都会在村里表演,大伙儿也都盼着。”除了秧歌队队长,宋文菊还身兼村妇女主任一职。她说,如今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猛增。“演出当天有大量群众专门赶来观看喝彩,一起表达对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美满的美好期盼。”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通讯员 路红 姜俏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