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闭幕》2023年8月6日晚,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金沙滩啤酒城圆满闭幕。本届啤酒节以“开放”为主题, 24天里以啤酒为媒,与世界干杯,充分体现了中国风采、展现了城市特色,国际化程度、社会影响力、经济拉动力、游客满意度再创新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集中展现了西海岸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国家级新区风貌。俞方平 摄


(资料图片)

《13万亩野生红荷竞相怒放迎来旅游热》2023年8月6日,在山东省滕州市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游客正在荷花精品园内观荷。入夏以来,滕州市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13万亩野生红荷进入盛花期,形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美景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消夏避暑。宋海存 摄

《海岛“贝壳楼”引游人》2023年8月5日,山东省西海岸新区灵山岛游客在参观“贝壳楼”。该建筑外墙、屋顶以及部分地面均采用贝壳装饰、镶嵌。据介绍,“贝壳楼”始建于1986年,历时20多年逐步完善而成,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张进刚 摄

《“稻田画”助力乡村旅游》2023年8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归昌乡的一幅幅“稻田画”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当地稻农在稻田精心“绘制”了一幅幅巨型稻田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近年来,郯城县归昌乡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农业在生态、美学等方面的多重效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李结义 摄

《巧用“黑科技”种出富民田》2023年8月4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刘古村,农民正操作轻型播种一体机进行萝卜播种、铺设滴灌一体作业。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积极推广轻型播种一体机、种子编织机等价格低、效率高、便操作的新型轻型智能农机,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马红坤 摄

《芦笋种出好“钱”景》2023年8月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韩屯镇王桥村,村民展示刚采摘的芦笋。近日,数十亩芦笋迎来收获期,村民们忙着采收、供应市场。据了解,该芦笋平均每亩年产4000斤左右,亩产值近2万元。近年来,茌平区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芦笋、秋葵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马红坤 摄

《学面塑过暑假》2023年8月4日,在山东省滕州市龙泉办事处荆泉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任洪英指导小市民学习非遗面塑制作,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受传统非遗的魅力。李立 摄

《书香伴暑假 快乐促成长》2023年8月2日,在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花园社区,志愿者组织儿童开展暑期读书分享活动。据了解,该镇全天候开放共享书屋,社区党员、社工志愿者当好辅导员,组织开展好阅读分享活动,不仅让图书资源动起来,而且让儿童们爱上阅读,畅享书香,健康成长。高军 摄

《应急自救培训持续火热》2023年8月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仙家寨社区广场,志愿者在学习心肺复苏技能。近日,为提升群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在多个社区开展“全民应急救援知识能力培训”活动,通过火灾逃生、水灾应急自救、突发事件处置、心肺复苏急救等应急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技能。王海滨 摄

《海洋科技馆里度暑假》2023年8月1日,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海洋科技馆丰富的展陈和多媒体展示方式让青少年们在趣味体验中认识海洋、感受海洋。朱春晓 摄

《体验汉陶制作 传承非遗文化》2023年8月1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六汪镇祝兹陶瓷工坊,市民身着汉服,在陶瓷制作技师的指导下体验手工制作汉代“祝兹古陶”技艺,感受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祝兹古陶”发源于西汉,有着极高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近两年来,西海岸新区六汪镇大力支持和帮扶祝兹陶瓷文化传承团队在乡村振兴中推进非遗发展。韩加君 摄

《白云飘舞美如画》2023年8月3日,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蔚蓝的天空上白云飘舞,新城与云空相映成,美宛如诗画。韩加君 摄

《水上救援演练保平安》2023年8月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救援人员正在白马河上进行救援演练(无人机照片)。当日,郯城县公安局救援大队在白马河开展水上救援应急演练,围绕舟艇、无人机配合、转移孤岛受困群众等科目进行演练,切实提高联合应急救援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房德华 摄

《“超级月亮”现身黄海之滨》2023年8月2日,2023年的首次“超级月亮”现身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黄海之滨上空,从海上冉冉升起的“超级月亮”扮靓海滨。今年首次“超级月亮”于8月1日至8月2日现身夜空,据天文科普专家介绍,月亮的最圆时刻发生在8月2日凌晨。韩加君 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