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瞄准国家战略导向,聚焦市场重大需求,立足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战新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发展。得益于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产业细胞”的企业也在茁壮成长,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批批产品远销各地……透过厂房看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资料图】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合肥优越的发展氛围中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最新发布的2022企业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3.31亿元,同比增长7.48%。“同2009年公司上市之初相比,营业收入增长了12.2倍,净利润复合增长也保持快速增长。”据该公司董秘李坤介绍。

突飞猛进发展的背后,是企业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不动摇,始终积极推进生物创新药物研发。目前公司肿瘤药物在临床注册阶段的有5个单抗药物,其中进度最快的是曲妥珠单抗,临床拟用于治疗HER2高表达的乳腺癌、胃癌,当前正处于审批的最后阶段。“未来几年,我们有望每年都有一个创新抗体药物投入生产。”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姚建平说。

把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同时,为了跟上企业快速发展步伐,继北区新厂房投入使用后,眼下安科生物东区新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建设完成后,将形成完整的抗体药物、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产品生产及研发体系,持续巩固安科生物在创新药物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抗体药物400万支、蛋白质药物5000万支、多肽药物375万支的综合生产能力,新增产值100多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李坤说,目前该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

安科生物的快速崛起只是合肥大力推动企业聚力攻坚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树立“科技即产业”的理念,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

产业地标更加耀眼

走进包河经开区的国家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合肥)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工人们有序施工作业,一栋栋建筑正拔节生长,让人处处感受到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一期项目去年8月开工,目前已进入到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10月竣工验收。”合肥智联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说。

该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技术与产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通过政、产、学、研、用、金各方搭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市乃至全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未来,项目将围绕合肥市、包河区的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打造服务合肥港、合肥南站、公交停运线等一批场景应用,促进产业集聚,带动相关项目、企业发展。”李俊说。

近年来,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布局已经广为人知。如今,合肥每年拿出100多亿元助力产业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助力产业腾飞,在智慧光伏、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产业新地标。

2022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3%,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6.2%,创历史新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8%;16个重点产业链共实现工业产值6869.72亿元,同比增长7.7%,“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地标更加亮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