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积极盘活村集体经济资源资产,“多元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资源和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在对村集体经营性、非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全面清产核资基础上,该县建立土地、技术、资金等多方入股合作经营模式,探索“保底分红+收益分红”股权分红模式,33个村通过资金入股2660万元、收益223.31万元,有效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和资源资产资金滚动式升值,在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同时提高集体经济收益。

全县充分发掘农村山、水、田、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以及闲置、低效使用办公用房和厂房等集体资产,摸清总量、明晰产权,通过承包、转租、资产置换等方式提高闲置资产利用率,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9个乡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太阳能资源优势,推动光伏新能源发电项目落地,总投资4400余万元,至去年6月收益210.56万元,各村集体资产租赁、承包实现总收益17.73万元。

通过积极整合多个村(社区)的村集体发展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等资金入股,该县采取“政府+公司+村集体”模式,由绿春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将县内整合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统一管理,投资泸西花卉产业园区项目600万元、涉及20个村、每年收益51万元。

绿春县还探索实施整合资金资源抱团发展模式,通过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自筹资金参与,积极推进茶叶初制所、农贸市场、商铺门面等实体资产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兴产业、文旅服务等集体经济,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释放抱团项目吸纳和集聚优势,现已整合项目资金998万元、实现总收益52万元。

聚焦“一县一业”茶叶示范县建设,全县持续深化“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围绕有机茶、橡胶、八角、胡椒四大主导产业,探索村集体经济“4+N”产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蔬菜、水果、家禽等集体经济产业,建立“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创新推广“牛巩模式”稳定茶叶购销关系,形成企业按需下“单”、合作社按“单”生产、农户按“单”采摘的全产业供应链条——牛孔镇牛巩茶叶合作社社员依靠茶产业发展分红44万元。

云南网记者饶勇通讯员许玥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