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很多冬季寂寥宁静的山林不同,日前,记者在位于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簸箕掌村旁的太阳山上看到的则是鸟集鳞萃,一片生机。虎头凤、白头翁、黄金翅……各类鸟儿来此觅食栖息,全然不顾冬季的寒冷。倦鸟知还源于散落在田间地头的葵花籽,村民们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是村里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秋收后留下的成果。”


(相关资料图)

△太阳山花海

簸箕掌村约850户2500口人,自明清以来便以卤制猪头肉而久负盛名,如今,仅凭这道知名地方小吃,全村一年便可实现五千余万元的销售额,加之二十余家企业入驻,收取土地租金的贴补,村民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说得过去。若非要道一道心中的“遗憾”,那便是村庄背依的太阳山,虽景色秀美,却一直没能在致富路上发挥效应,这也因此成了全村上下的一桩“心病”。

△村民在打理向日葵花田。

这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村庄。2022年5月,簸箕掌村党总支动员全体村民,投资30万元“开发”太阳山,建起了向日葵种植基地。通过发展近郊生态效益农业,创建生态葵花籽品牌,成功打造出了种植、加工、销售葵花籽全产业链条,真正将“荒山”变成了“良田”。以此为契机,村党总支还一鼓作气成立了葵粒多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五十余个就业岗位。

在采访现场,作为合作社的首批员工,34岁的簸箕掌村村民杜蕾欣慰地对记者说:“能在家门口,村里自己创办的企业上班,已经感到很知足了,回头看看过去一年的努力,在进而了解了未来村里对太阳山的规划后,也越发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这是一个理想、有韧劲的村庄。根据簸箕掌村提供的数据,2022年,太阳山上的向日葵种植基地虽仅收获了四千余斤葵花籽,但同步推进的“太阳花”花卉产业却是颠覆了许多村民的认知。不仅一枝“太阳花”便卖到了2元钱,种植基地还创下了年接待赏花游客三万余人的骄人成绩。

△太阳山上的“向日葵花田”成为淄博新晋网红打卡地。

同时,在游客送出的十万余条宣传短视频的加持下,种植基地的“向日葵花田”甚至一跃成为了淄博新晋网红打卡地,极大地带动了向日葵花和葵花籽相关产品的销售。信步于刚投资530万元建成的长者食堂和文体公园,嗑着自家产的瓜子,念叨着夏秋两季太阳山上的变化,簸箕掌村70岁老人白光祥忍不住啧啧称奇:“种了一辈子地的我们,到老总算是跟上了社会发展的脚步,谁曾料想,在太阳山上种满‘太阳花’,就能将城里人引了来?”

△收获的葵花籽。

太阳山“红”了,合作社的生意火了,村民的腰包也因此鼓了起来。提及打造向日葵种植基地的初衷,簸箕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强深有感触地说:“坚持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激活乡村振兴 的‘一池春水’是村‘两委’的初衷,而提高太阳山的人气和灵气,为未来的开发奠定基础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帮村民创收的向日葵花卉。

“太阳山上太阳花开”,既造了景,又实现了创收,这与2023年淄博市的目标任务和路径措施可谓不谋而合。淄博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丰富乡村经济形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还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多渠道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刘强告诉记者,下一步,簸箕掌村将在继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的同时,依托现有乡村自然生态风貌,增加旅游景观,融合月亮湖等特色设施,打造一处小而特,小而美的太阳山休闲公园。以乡村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有效带动村集体收入提高。

寒冬腊月,鸟鸣山涧。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期盼太阳山在即将到来的春天如约播下希望的种子,于夏季再次绽放漫山花海,让当地百姓在金秋重温丰收的喜悦。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涛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