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一词并不陌生,但将大院和晒粮放到一块,其影响却远比实际效用强烈得多。

6月12日,微博话题#山东多地政府开放场地让村民晒麦#登上山东16市同城热搜,山东各地政府的暖心做法赢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报道,政府院内晒粮这一举动在今年的山东格外“盛行”。德州市平原县王庙镇政府在政府门口挂出了“政府院内可以晒粮”的横幅,德州市乐陵市杨安镇派出所院内成为晒粮场地,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政府院内麦子铺满空地,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政府大院内村民一遍遍翻晒……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1日下午5时,山东全省应收小麦6012万亩,已收3376万亩,占应收小麦面积的56.2%,其中机收3361.8万亩。

大院其实并不大,与全省晒粮需求相比,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无论对基层政府还是普通百姓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长期以来,与城市相比,基层政府在服务三农时,更多的还是被动服务。就麦收晒粮本身而言,开放政府大院并非被动之举,更不是必要之举。基层政府这一行为的背后,是主动服务的思想之变,也是关心民生、为民服务的有力证明。

事实上,大院晒粮这一行为,也实实在在地收获了民众对基层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

“这样的政府谁不喜欢呢”“为百姓着想才是好政府啊”“这样搞的政府才是真的在做事”“这也太棒了啊,必须点赞”……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对山东此举纷纷赞不绝口,就像一位来自湖南的网友所言:“真的是把人民的需求放心上了”。

而与此同时,基层政府的思想之变,也确实缓解了麦收时节长期存在的许多实际难题。

据报道,在德州市平原县王庙镇政府院内翻晒小麦的刘红章曾说:“虽然麦收机械化,省人力了,但是晾晒是个难题。马路上‘抢占’场地,既操心,又不安全。”

如刘红章所说,将晒粮场地“搬”到更安全、更宽敞的地方,既可以满足农民对晒粮的实际需求,又能够有效减少因占道晒粮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进而收获更多民众对基层政府的满意度。

根据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的梳理,多地政府除了开放政府大院外,还积极协调开放村党群服务中心、篮球场、乡村大舞台、文化广场等公共场地,以及辖区企业、合作社等单位暂时闲置的水泥场地。据报道,仅以德州市陵城区为例,“三夏”麦收期间,该区便将13个乡镇政府大院、678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大院以及文化广场,共1297处公共区域全面对外开放,有效满足了农民对于安全晒粮的需求。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振兴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