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简介

辽宁省海城市全境面积27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6.8万人,现有牌楼、南台、西柳、牛庄、腾鳌5个派出法庭。


(资料图)

牌楼人民法庭建于2010年,位于海城市东部,牌楼镇是世界闻名的菱镁、滑石产区和产品集散地;南台人民法庭建于1992年,位于海城市北部,南台镇是海城重要专业市场“南台箱包市场”所在地;西柳人民法庭建于2002年,西柳镇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牛庄人民法庭建于2012年,位于海城市西部,牛庄镇是我省重要的玉米、水稻、蔬菜生产基地,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是东北最早开发的商埠;腾鳌人民法庭建于2013年,坐落于鞍山市腾鳌经济开发区,腾鳌镇是鞍山、海城的重要工业生产基地。

“在家门口就能立案,实在太方便了……”6月27日上午,海城市南台镇某村村民老李来到海城市人民法院南台人民法庭的诉讼服务站,顺顺当当地完成了立案程序,心里十分高兴。

这也是海城法院深入推进人民法庭“五化”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该院在全市五个派出法庭建设诉讼服务站,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简易版”,形成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倾力为人民群众打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被鞍山法院的法官们骄傲地称为诉讼服务的“五朵金花”。

高标准建设 将最好的场所用于服务群众

记者一进南台人民法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具有田园风格的小院。院门口的仿古木质安检室和远处的三层法庭办公楼将古典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在一起,令人赏心悦目。

法庭一楼就是诉讼服务站,一名律师正在休息区的沙发上阅卷:“我的当事人刚打来电话,说他家就住在下柳河村,十几分钟就能到。”

休息区的对面是立案区,连在一起的几个窗口整洁明了,立案工作人员笑容可掬。“我们把诉讼服务站建在法庭最好的位置,就是要让群众觉得方便舒心。”法庭负责人路宏告诉记者,南台法庭倡导绿色法院文化元素,以优美的法庭环境为群众带来舒适便捷的诉讼服务。法庭还解决了燃煤供暖污染环境问题,将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人民法庭作为法庭的建设标准和文化特色。

高品质服务 提升服务群众的温度和速度

腾鳌人民法庭坐落于鞍山经济开发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是目前海城市法院派出法庭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最高的人民法庭。

5月27日,在一起民事诉讼中,被告梁某因病做了手术,暂时无法发出声音。面对“失语”的梁某,法官崔阳允许其事先通过手机手写功能打字或在空白纸上写字的方式表述其质证意见,法庭再将质证意见打在笔录中,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才正式开始庭审。庭审中,梁某通过点头、摇头及书写打字等方式充分表达了其意见,完整表达了诉求,顺利完成庭审程序。

“我们通过移动庭审、便携式5G办案终端等信息化系统及设备,实现移动办案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最终目标就是进行人性化审判,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崔阳对记者说。

高效率化解 推进多元解纷取得新成效

牌楼人民法庭位于海城市东部山区,上规模的民营企业达300余家,涉企矛盾纠纷较多。牌楼法庭引入人民调解机制,推进多元解纷,同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络和法律服务,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村某养猪场未按规定进行污水处理,导致村内饮用水源污染,40多名村民要求养猪场进行赔偿。我立即和牌楼法庭进行对接。”牌楼镇大旺村村主任、一级网格员张明吉回忆道,通过顾业辉法官的充分释法和疏导,双方矛盾顺利化解,养猪场赔偿了村民,并承诺不会再污染水源。

这例诉前调解的案例,也是年初鞍山市强化多元解纷机制、推行“法官进网格”活动后,成功化解的第一例纠纷。

高站位回应 促进专业市场繁荣发展

西柳作为全国千强镇之一,地理位置特殊,新型产业模式发展迅速。西柳人民法庭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彰显担当,针对交易往来凭证不规范的情况,法官们给各商户发放制式凭证,普及法律知识,通过“治未病”协助企业预防潜在经营风险。他们还坚持把诉源治理挺在前面,努力为辖区综合治理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近日,西柳法庭在受理一起不当得利纠纷案件中,得知原告崔某因客观原因无法到现场参加庭审。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及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法官建议采取远程视频方式进行调解,案件最终以撤诉的方式结案,被告海城市某运输公司当即向原告支付了理赔款。双方均为法官减少当事人诉累、倾心为民解纷的做法表示感谢。

高水平发展 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牛庄人民法庭坐落于牛庄镇城郊,辖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法庭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发达的农业产业经济特色为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大展作为的空间。

去年初,辖区某村29户蔬菜大棚种植户来到牛庄法庭,诉请电工返还多收款项。“本案虽说诉讼金额不大,每户涉案金额仅有500元左右,但涉及人数众多,且正值蔬菜大棚更换农作物季节,对急于用钱购买农资的村民来说,是件大事。”法官张明琳认为,此案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调解结案。张明琳和同事们先后5次到各蔬菜大棚种植户实地走访调查、核对事实、释法明理,并耐心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终于在立案后第18天,促成各方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当天即付清了涉案款项。利用村民领款的间歇,法官们还以案释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村民们上了一堂接地气的普法课,耐心解答了他们提出的法律问题。

后记

海城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钱雷告诉记者,海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各乡镇民生与经济各具特色,五个人民法庭位于海城五个经济核心区,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海城法院加速推进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司法服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