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具有执业3年以上经验的专业律师们正在接听12348法律服务热线,可为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提供全年无休、中韩双语服务。长春市司法局提供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巡礼
□本报记者 刘中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法律顾问’都是大企业和大公司享有的专项法律服务,没想到一个电话就能让老百姓享受到免费的‘法律顾问’服务,真是太感谢政府了……”近日,鲁女士拨通了吉林省长春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说:“我要表扬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律师,他们耐心细心地解答,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法律难题。”
类似的表扬电话还有很多,这是长春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长春市将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探索智能精准的管理机制,提供普惠均等的服务产品,创建了智能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王云飞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聚焦便捷高效
打造触手可及服务平台
2月的长春,阳光正好。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的“长春智慧法务区”大厦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大厦的“智慧司法”板块,展现的是全新的场所,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正热情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疫情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由于疫情原因没有入职,我想问公司是否该支付其疫情期间的底薪?”打进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张先生问。
“要看合同文本中对底薪及其起算和支付时间是否有相关约定,如果有约定则从其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既没有约定,又没有入职的,无需向其支付疫情期间的底薪……”热线服务律师牟善荣从专业的法律角度进行耐心解答,张先生再三向律师道谢后满意地挂断了电话。
“12348热线已将全省各市州的热线集中在长春,由320名执业3年以上的律师组成人才库,提供全年无休服务、中韩双语服务、执业律师专业服务。”长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联合运行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左丘晶莹说,如今12348热线日均受理量增长到1300余件,满意度达99.58%。
“我们构建延伸基层的实体平台体系,在司法部要求三级建制的基础上,向上拓展到市级,向下延伸到网格,构建了自上而下的五级实体平台网络。”王云飞说,市级依托长春市国安公证处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长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全业务的“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县区中心统筹协调,已建成县(市)区、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7个,多渠道解决基层群众需求;乡镇(街道)工作站依托司法所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177个,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村(社区)建成1357个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全市2271个村、443个社区全部配备了法律顾问;依托村(社区)综治网格,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点4898个,解决基层群众公共法律服务需求10.8万件。
聚焦智能精准
创新联合运行管理机制
“我们与国外一家公司产生合同纠纷,因不懂国外法律,给我们造成很大损失。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长春国际仲裁院)设立后,如果再出现‘涉外’法律问题,就让他们帮助我们解决。”某涉外企业负责人说。
长春智慧法务区进一步整合法务资源,集聚法律高端人才,接轨全球生产网络、服务网络、创新网络和国际交往网络,倾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长春国际仲裁院共接待企业、群众法律咨询63人次,专业仲裁法律指导39人次,达成仲裁协议10余份。
“长春市按照省级统筹、省会运行、覆盖全省的方式,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省市一体化’管理新机制,打造省市联合运行管理中心。”长春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麻礼雅说,在省司法厅统筹下,整合了全省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对接了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司法功能项目30余个,统筹全省60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70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1.4万个法律服务组织、6900余名专业法律服务从业者,建立健全人员配备、资源配置、工作配合等制度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的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我们研发了指挥调度、工单流转和数据分析系统,采用语音、视频、数据等方式与公共法律服务各实体平台和法律服务机构实现互联互通。”麻礼雅说,工单派转系统将热线、网络、实体三大平台的受理业务,及时分派到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点和律师、公证等所有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使得服务事项的转接、办理在三大平台有序流转,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行的服务闭环,实现各级实体平台以及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专职人员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智慧应用。
聚焦普惠均等
研发多元专业服务产品
“我有个着急的事,能不能帮我办一下?”前不久,长春市国安公证处在某银行开展驻点服务的公证员正要下班时,接到了某小微企业负责人的求助电话。
原来该企业急需办理一笔80万元贷款,如果当日不能完成放款,该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而此时企业法定代表人因身在外地无法返回长春。
公证员接到求助电话后,立即请示领导,第一时间启动“复工复产绿色通道”的助企服务。对当事人提供的相关材料一一核实,公证处各部门采取延时服务、分工合作,于当日18时30分将公证书送至银行,帮助该企业顺利完成贷款业务。
“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长春市开展了服务企业发展123工程活动、‘五个一百’工程等系列服务,还推出‘服务企业月’20项措施。”王云飞说,在全市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法律服务机构设立服务企业专门窗口,组建专家骨干团队,针对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发展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审查,优先受理,优先服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接服务重大项目100余个,累计为3500余家企业免费开展法律体检,调解企业纠纷1000余件,解答涉企法律咨询5万余件。
长春市司法局还组织律师走进乡村、社区、校园开展公益服务930余次,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援助阳光行动,全市共建成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14个。全市法律援助机构解答群众来电、来访咨询1.8万人次,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858件。积极拓展知识产权公证服务模式,印发了《关于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通知》,完善了企业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著作权和商业秘密保护制度。截至目前,共提供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公证352件,推动公证服务向知识产权纠纷形成端、预防端延伸,实现对知识产权全流程、全链条保护,提高了服务质效。
记者手记
民心是民生根本,只有把握民心所向,才能真正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保障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长春市司法局秉持“司法为民”情怀,逐步推出“律师云庭”、司法讲堂等便民惠企措施,持续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高端高效、智能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努力为“立足吉林、服务东北、面向全国、影响东北亚”法律服务贡献长春司法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