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甘肃省司法厅获悉,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法治领域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日前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23年甘肃省法治为民办实事(省级)项目的通知》,推出十件省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要求各责任部门把法治为民办实事作为年度重点任务,加强统筹推进,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相互协调配合,明确项目实施具体内容、目标和进度要求,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确保各项实事项目有序实施。
深入推进预防整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甘肃省委政法委牵头制定《关于加强预防整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点工作的意见》,深入推动全省“主动创稳”工作落地见效,全面强化教育、预防、干预、打击、宣传等举措,推动全省预防整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常态长效,实现未成年人恶性案件、违法犯罪人数、网络舆情事件“三下降”目标,为未成年人营造平安健康的成长环境。
为居民办理身份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甘肃省公安厅积极响应公安部放管服改革和甘肃省委“三抓三促”行动,落实全省居民身份证24小时完成制证。提升制证质量和效率,缩短制证时限,群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寄递送证上门,3日内即可拿证,最大限度缩短制证等待期,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方便、高效的政务服务。
【资料图】
建设省市县三级行政复议便民服务大厅。甘肃省司法厅巩固提升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成果,高标准建设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便民服务大厅,打造全国一流的省级行政复议便民服务实体阵地。推动市县两级行政复议机构建成一批功能完善、设施完备、运行规范、服务一流的便民服务大厅,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窗口,使群众能够找得准找得着,真正让人民群众方便快捷申请复议,及时化解难心事。
推动道路运输领域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以推进道路运输政务服务“省内通办”“全程网办”“一网通办”为抓手,完成道路运输3类9项全类型道路运输存量证照批量电子化工作,年底累计完成50万张电子证照的转化。完善车辆运输证“亮证”机制,满足车辆运输证“随车携带,便捷展示”需求,畅通咨询投诉渠道,保障道路运输电子证照“全国互认”,切实让道路运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体验更加便捷的网络化政务服务。
建设制度规范、机制完善、运行顺畅的法治商务环境。甘肃省商务厅广泛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月”专题活动,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活动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百姓。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商务领域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商务领域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方式,规范商务领域市场经济秩序。
依法治理助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甘肃省文旅厅全面贯彻《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开展读书日、阅读月、全民诵读等活动;举办群众文艺活动,推动在全省建成50个“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兴公共文化空间,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建设,实施数字文化惠民项目,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聚焦公用事业、医药、建材、汽车、日常消费品等民生领域,开展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依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畅通有关涉嫌垄断问题线索举报渠道,着力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共同营造公平竞争良好社会环境。
以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甘肃省民委在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较高城市的县级民族和司法工作部门、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和乡镇司法所、民族中学等,设立12个民族法治建设基层联系点,面向各族群众分类别开展民族事务依法治理相关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全省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甘肃省总工会组织实施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加大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力度,提供及时高效法律援助,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公益性、专业性、综合性的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更好满足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需求,着力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益法律服务长效机制。
实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双百”工程。甘肃省妇联牵头建立100个诉前调解巾帼工作室和100个妇联执委婚调工作室,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系广大妇女和家庭的组织优势,建立健全有序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婚姻家庭纠纷在线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把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抓细、抓实,增强婚姻家庭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