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4月11日,在宣城市宣州区新田镇成熟村梅村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挖掘机正在田间作业,调整田形、挖沟筑坝;推土机来回穿梭,平整田地;工人们正在浇筑灌溉沟渠混凝土、铺石子打路基,田野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村地处丘陵山岗,耕地都是高低不平的梯田,山涧田地种植灌溉靠天收,而且道路不通,农业机械无法耕作。”梅村组村民纪长兵告诉记者,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原有农田进行整合平整,完善灌溉、交通等配套设施,既增加了种植面积,又能实现机械化耕种,每亩田还能节约200元成本。
成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0.72万亩,总投资1620万元,主要用于塘坝清淤、沟渠硬化、机耕路和过水建筑物建设等。据该村党总支书记纪道明介绍,在不打破现有村组行政区划、保证田间灌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村组内现有不规则田块、沟渠进行整合、填平、疏浚,对土地资源进行连片化改造,实现耕地面积最大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造,使过去易旱、易涝的农田得到改造,一块块“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我们将改造农田统一流转,按照每亩450元标准发包给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增加农户收入。”纪道明说。
为了破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监管难题,新田镇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和监理例会,明确质量负责人,紧盯关键环节,确保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到位。同时,严格实行施工旁站制度,把责任监督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切实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精品工程、廉洁工程、人民满意工程。
“我们遵从施工工艺,按图施工,严把工程材料关、建设质量关,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安徽修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祝元青说。
新田镇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管护模式,对通过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及时组织相关镇村完成固定资产登记,实行“责任共担”,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据宣州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王世云介绍,今年该区高标准农田总建设面积为3.5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农田生态防护等。(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宋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