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长三角城市实现138个政务事项全域通办……合肥全面融入长三角,在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完善产业体系的同时,也让老百姓惠享更多“同城福利”。
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级医疗服务
【资料图】
五一假期刚过,合肥的气温忽升忽降,胡晓明的儿子突发高烧,并不时惊厥,他立即带着儿子前往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就诊。当天就诊的专家为孩子做了详细的检查,并开了口服药,耐心叮嘱注意事项,这让胡晓明心安不少。
“小孩身体本来就弱,真怕因为诊治不当影响身体健康。现在国家级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就在我家门口,我们带孩子看病更加方便又放心。”胡晓明说。从去年12月底开始,不少和胡晓明一样的家长在合肥就享受到了这份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在这背后,是合肥全面融入长三角带来的民生福祉。
合肥市发改委长三角合作推进办公室主任牛倚林介绍,近年来,合肥积极导入长三角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仅在医疗方面,就与上海共建儿童、创伤、中医等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肥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挂上长三角地区的‘专家号’,享受到国家级优质医疗服务,减少跨省跨区域就医。”
去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安徽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相继开诊试运行。今年2月,安徽省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专家全面开诊,专家团队也已陆续进驻。
居民在更多领域共享“同城待遇”
不仅在医疗方面惠普民生,为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合肥还在就业、教育、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推进百姓便利共享长三角地区的“同城待遇”。
牛倚林介绍,去年,合肥拉高标杆,等高对接长三角,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4%以上,低保、救助等保障标准达到长三角中上游水平。
为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肥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统一加载“交通一卡通”应用,可在全国320多个城市乘坐公交、地铁。目前,社会保障、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旅游观光、金融应用等领域居民服务“一卡通”41项应用已在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同步实现。
此外,合肥积极打造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创新平台,养老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全国第1,多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对标对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合肥推动高频证照跨区互认,与长三角城市实现了138个政务事项全域通办,与合肥都市圈城市实现280多个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长三角公积金跨省提取也正式上线。今年,合肥将与长三角城市开展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90个。
穿梭三省一市更加便捷
如今,从合肥出发前往长三角区域的任一地市,都是畅通无阻。合肥一直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参与建设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陆港群。新桥机场跻身区域空港枢纽,合肥陆港成为长三角唯一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牛倚林表示,合肥高铁里程和密度现居长三角主要城市首位(里程524公里、密度458公里/万平方公里),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中部省会城市和合肥都市圈城市实现1至2小时通勤。
今年铁路五一小长假运输启动(4月27日启动)以来,长三角铁路也迎来了出行大客流。截至5月2日已累计发送旅客近20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333万人次,客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
五一小长假期间,长三角地区的居民借助通达便捷的交通枢纽,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地的旅客打卡彼此家乡的景点,促进了多地的文旅消费活力。
牛倚林告诉记者,今年,合肥将以都市圈为引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从民生到产业,都将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合肥将加快都市圈环线、新桥机场S1等通道建设,推进合六市域(郊)、合新六城际、合淮城际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她表示,合肥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外环网络建设,构建对标江浙沪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