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会宁县白塬稼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地排列着,进入大棚内,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一片翠绿映入眼帘。
一大早,董建平和丈夫就在自家温室大棚里忙活起来,灌水、施肥。看着大棚内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蔬菜瓜果,董建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土门岘镇苏家堡村是会宁县自然条件差、户均经济收入少的行政村之一。当地党委政府结合苏家堡村的资源优势和地情民意,经过各方反复论证研究,最终形成了以大棚种植为引领,发展蔬菜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思路。
“我的山塬地都流转给合作社种大棚蔬菜了,流转费到年底就打在卡上了,打得很及时。”苏家堡村村民王晓军高兴地说:“我现在就在大棚里务工,离家近,照看家人挣钱两不误。”
在袁家坪村,以前靠跑货车谋生的村民何立江,如今也开始种起了蔬菜。“依靠种菜,我去年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今年,已经从4个大棚扩展到了20个大棚,日子越来越红火了。”正在大棚里忙乎的何立江笑着说。
随着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袁家坪村蔬菜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村已有暖棚50座、夏棚1064座。而农户的自种大棚,已经从前两年的78座发展到现在的573座。
近年来,会宁县蔬菜产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产业到村到户达标全覆盖,不断在抓蔬菜产业园区建设、种植技术指导、龙头公司引进、市场销售对接上发力,蔬菜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作为全县产业发展的“新宠儿”,蔬菜大棚种植不仅实现了农民“四季有事做、全年有效益”的美好愿景,更为促进全县经济产业转型注入了新活力。(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通讯员姚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