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科学家在距今约2.44亿年前的岩石中发现尖嘴长吻的“四脚蛇”,全长超过半米,属于肿肋龙科海生爬行动物,命名为“奇异罗平龙”。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在线发表。
奇异罗平龙化石徐光辉供图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主导了此项研究,参加单位包括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和浙江自然博物院。论文通讯作者尚庆华介绍,奇异罗平龙是在过去十余年对罗平生物群的持续研究中发现的,它是揭示肿肋龙类演化关系的一把钥匙。肿肋龙类(超科),包括肿肋龙科和贵州龙科,是鳍龙类的早期代表。奇异罗平龙属于肿肋龙科,与贵州龙差异较大,是肿肋龙科在中国存在的又一重要证据。
论文第一作者徐光辉介绍,奇异罗平龙与此前发现的长尾红河龙关系更为密切,但在吻部和鼻骨长度、背椎数目、前后肢指式、肱骨和荐肋等特征方面差异较大,因此代表了一个新的属种。尤其特别的是,奇异罗平龙前肢第三指上具有五节指骨,这种多指节现象在肿肋龙类尚属首次发现。奇异罗平龙代表了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
在奇异罗平龙的研究上,有技术和思维的创新。由于该化石是腹面朝上保存,背面骨骼埋藏在岩石中无法直接观察。科研人员运用板状化石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揭示出奇异罗平龙头骨顶面、围眶骨和荐肋等解剖学特征。另外,通过分析与食性相关的吻端、舌骨与下颌等长度比值数据,专家发现肿肋龙类存在吻部逐渐加长而舌骨相对下颌的长度比例逐步减小的演化趋势。这说明在肿肋龙类的演化历史上,它们对于小鱼等猎物的侧向抓捕能力在逐步增加但吸食的效率在逐渐减弱。
三叠纪时期,罗平处于浅海环境,在该地区发现的中三叠世化石库被称为罗平生物群。云南罗平生物群和贵州省盘州市、兴义和关岭生物群一起,构成了国际闻名的滇黔中-晚三叠世海洋生物王国。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雷洪表示,将继续加强支持科研工作,促进地方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助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并作出贡献。
研究项目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罗平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