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昆医大附一院完成我国第二例生物合成角膜移植手术

昆医大附一院完成我国第二例生物合成角膜移植手术

昆医大附一院完成我国第二例生物合成角膜移植手术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2月16日,记者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昆医大附一院)获悉,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完成中国首例人工合成角膜移植手术后,昆医大附一院眼科张慧教授团队于近日完成西南地区首例、全国第二例生物合成角膜移植并获得成功。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良好,辨别事物比术前明显清晰,已经出院。

该患者名叫周锋(化名),68岁,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周锋表示,30年前因右眼外伤后视力下降,在多家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导致数十年右眼视物不清。2023年1月15日,周锋来到昆医大附一院眼科求助。张慧教授团队结合其病史,通过相关检查,确诊为“右眼角膜斑翳、并发性白内障”。

张慧表示,对于眼角膜斑翳和白内障患者,患者可以等待角膜捐献进行移植手术。但该手术需要等待角膜捐献者,等待时间过长,而且角膜供体来源非常匮乏。患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捐献,也会错失最佳移植时机。如果沿用传统角膜移植术,会出现切口愈合延迟、角膜不规则散光等并发症,移植后排斥风险也会很高,一旦出现术后排斥反应需要用药物进行干预,这样周期很长,而且需要长期的医疗资源和经济投入。

经与家属和患者反复沟通,张慧及其手术团队决定采用可以代替人体角膜的生物合成产品,即一种全新的人工生物合成角膜。该角膜供体材料是一种由重组Ⅲ型人胶原蛋白制成的生物合成角膜替代品,移植后支撑患者自身的细胞迁移到其中,形成自然组织修复和再生。“采用生物合成角膜移植最大优点是角膜植片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度,不含任何人类同种异体移植物或异种移植材料,也不会通过植入物递送任何药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合成角膜移植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术源性散光小,术后无须长期使用抗排斥药物,更加安全,治疗周期大大缩短,减轻患者费用。”

1月31日,张慧教授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生物合成角膜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理想。

据了解,角膜疾病是世界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我国约有500万名,占眼科致盲眼疾病的第二位。张慧表示,云南省是感染性角膜炎的高发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具有角膜专业知识的医生,药物的误用滥用使患者得不到早期规范诊治等错失手术最佳时机,致盲性角膜病是云南省防盲治盲的重点之一。

据悉,昆医大附一院眼科合成角膜移植手术获得成功,标志着云南省在该领域达到了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为云南高发地区治疗眼角膜斑翳和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云南眼健康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大大缓解云南省角膜供需紧张局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