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在省财政厅通报的省级预算单位采购情况中,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作为唯一一家连续3年预留采购份额的企业,预留执行率超过100%。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采购535笔,518.36万元,全省排名前十,企业排名第一,消费帮扶减贫带贫效果明显。

除了直接购买当地农产品,云南交投在帮扶点还做了哪些事,帮助挂联的县(市、区)迈上了致富路?近日,记者走进云南交投集团和挂联地,一探究竟。

“以前我家散养的鸡鸭,多数都是自己家吃,偶尔也去集市上卖几只,但是这里家家户户都养,不好卖。自从云南交投集团到我们利博驻村以后,我家的鸡鸭全都卖给他们了,每只鸡鸭都能有六七十块钱的纯收入。现在我们村好多农户都扩大了养殖规模,收入增加了,群众发展养殖的热情更高涨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车古乡利博村党总支副书记李那黑说。


(资料图片)

从卖鸡难到养鸡热的转变过程中,云南交投持续在深入挖掘群众自身增收潜力、拓展农业产业增收空间、挖掘农民增收潜力的基础上,构建“产”“销”“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帮扶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在挂联县(市、区)做好了五件事。

捐建一个车间。定点帮扶的施甸县何元乡时,为保障易地搬迁后续工作。云南交投集团出资160万元,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800多平方米钢结构“帮扶车间”1个,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当地农户种植的小米辣,加工成各类辣椒产品,通过“扶贫832”平台进行销售。为当地培育了好产业,给群众提供了好岗位,让辣椒卖出了好价钱。

发展一个产业。2021年,云南交投集团定点帮扶县调整为红河县。针对用水难这一问题,集团公司出资84.57万元修建了一条长约3.1公里的水渠,解决了约350亩梯田的灌溉用水困难。这条水渠的建成使利博村有了发展高品质的梯田水稻种植的条件,同时发展稻田养鱼、冬荞种植产业,壮大梯田红米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土地的耕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3个自然村,186户农户,971名群众受益。

设置一批专柜。集团公司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平台,在保障基本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服务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建设,开辟高速公路服务区带货新途径。在车流量大、乘客多、旅游线路途经的服务区超市里,因地制宜地设立了60多个“扶贫产品专柜”,售卖当地的农副产品,产品涵盖红河梯田红米、施甸辣椒等320余个种类。

组建一支队伍。集团公司择优选出3名年轻党员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配备第一书记一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为当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市场为导向,与地方党委政府共同探索发展地方经济思路。

动员一批力量。以倡议书、动员会的方式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广泛动员,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力攻坚。在工会采购、食堂采买时优先红河县、施甸县、隆阳区、泸水市、镇雄县的产品。

目前,消费帮扶在我省已显出重要作用,但仍存在扶贫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迫在眉睫。“输血更要造血,消费帮扶不仅仅是卖产品拉动消费,更要在培育地方产业、丰富和改善农产品结构、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上下功夫。”云南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云南交投集团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充分整合集团公司优势资源,通过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帮扶等方式,帮助挂联的县(市、区)迈上致富路。自2020年,省财政厅动员各级预算单位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以来,云南交投集团主动参与,以省级预算单位的标准,积极通过“扶贫832”平台采购农副产品,依托集团公司所属指挥部、项目部、管理处、收费站遍布全省各地的优势,探索消费帮扶新模式。集团坚持以“集团党委领导、二级单位主导、全司共同参与”的模式开展消费帮扶行动,采购农副产品超过1000万,出资244.57万元修建发展产业的基础设施,营造出全集团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过高质量推进消费帮扶,让田间地头的增产真正带来乡亲们的增收。

一朵野生菌、一个苹果、一块红糖……每份帮扶产品都可能连接着一个乡村振兴的产业,寄托着很多脱贫群众创业致富的梦想。总结几年来云南交投集团消费帮扶的成功经验,相关负责人坦言,就是贯彻落实好国有企业使命责任,融入脱贫县乡村振兴;用好交通建设队伍的消费市场,搭建全司参与平台,健全动员机制;从资金、人才、物资、技术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多种形式推进的强大合力。

云南网记者王淑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