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22年度北京市“孝顺榜样”揭晓
(资料图片)
经报请北京市政府同意
10人被命名为2022年度“孝顺榜样”
北京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工作科科长、公职律师
陈百珍
名列其中
敬老、爱老、助老
她用实际行动来诠释……
耐心疏导为高龄老人解心结
陈百珍在生活中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工作中,由于法律援助工作的特殊性,服务对象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她始终秉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用心用情服务每一位寻求法律援助的老人,主动当起“好闺女”,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便捷、专业、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2022年4月初,一位95岁高龄独居老人因退休待遇问题写信给北京市司法局。信中提到,她从某研究院退休后,退休待遇与其职级不匹配,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老人年事已高,且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又因为退休待遇问题留下了心结,非常无助。接到来信后,市司法局领导高度重视,当天即批转给市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当时正值北京新冠疫情多点散发阶段,老人居住地附近几日前刚刚发现确诊病例。一边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一边是急需法律帮助的高龄老人。陈百珍主动请缨,联系老人所在社区居委会详细了解当地疫情,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同时,专程为老人提供了上门法律服务。
在老人家里,陈百珍坐在老人的身边,查看其提供的证据材料,发现老人对退休有关的政策文件存在错误理解。因老人年事已高,为了让老人正确理解法律条文和政策规定,需要反复做解释。陈百珍边与老人聊家常,边举例子,把书面规定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数小时的释法明理工作逐步转变了老人的认识,使她正确理解法律和政策规定。临走时,老人拉着陈百珍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市司法局及时回应群众的法律需求令老人十分感动,这次法律服务也让老人彻底解开了心结,保持舒畅的心情安度晚年。
送法上门维护孤寡老人合法权益
孤寡老人是老年人中更为弱势的群体,也是法律援助工作重点关心帮扶的对象。对于涉及孤寡老人的案件,陈百珍积极带领全科室的同志,从受理申请,到案件指派、办理,整个过程全程跟踪,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021年9月底,昌平区的一位老人因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通过居委会联系到市法律援助中心。老人74岁,老伴于多年前去世,无儿无女。两年前老人乘坐某路公交车时,车辆与车外人员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其在车上摔伤。受伤后老人生活无法自理,只能依靠老家亲戚和小区物业职工帮忙,本次受伤给老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双方就损失赔偿数额始终无法达成一致,2020年老人将对方起诉至法院。
接到居委会的求助电话后,陈百珍当即了解老人及案件的详细情况,并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获得与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书,与老人取得联系并初步审核其法律援助申请。国庆假期陈百珍利用休息时间研究案情并准备好法律援助材料。10月8日,国庆长假结束后首个工作日,陈百珍就来到老人家中,为老人提供法律咨询、办理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手续、签署委托协议、代写法律文书,完成审核、受理、指派、办理“一站式”上门法律服务,老人第一时间获得了专业法律帮助。目前,案件经过了一审、二审,老人依法获得了赔偿。
传递法律温暖助力失独老人维权
去年3月初,张某夫妻二人来到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了解后得知,这对老人来自天津,唯一的女儿几年前嫁到了北京,2019年其女儿在与女婿发生激烈争吵后自杀身亡。女儿去世后,张某夫妻俩一直无法接受,怀疑是女婿的言行激化了家庭矛盾,认为女婿应当对女儿的去世承担责任,双方产生纠纷。在女儿去世后,老人亲自带大的外孙女也因为女婿一家阻拦导致老人常年见不到孩子,两人本身就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身心俱疲,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在审核其经济状况后发现,两位老人均有退休金,虽不高,但超过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不符合受理条件,无法给予援助。希望变为失望,老人深受打击,情绪非常激动,在接待审核窗口不愿离开。
接到报告,陈百珍对两位老人进行了劝解,耐心倾听、反复安慰,待他们情绪稳定后再次解释法律援助的条件,提供专业法律咨询,答疑解惑,最终得到对方的理解。但是,这对老夫妇的境遇让陈百珍非常担心,他们是失独老人,经济条件虽然未达到法律援助低收入标准,而在支付医疗费之外再负担诉讼费用也非常困难,待老人离开后,陈百珍积极联系有关单位,通报张某的经济和案件情况,找寻能够帮助到老人的其他途径,经过两天坚持不懈的沟通、联系,最终老人得到了某基金会的免费法律帮助。
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
陈百珍始终将对
老年人维权事业的热忱
融入到每一次接待
每一件案件的办理过程中
近年来
陈百珍带领法律援助工作科
累计接待老年人法律援助咨询
近千人次
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提供上门服务18次
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651件
她坚持用爱心、孝心
构筑起一幅温馨和谐的美好画面
谱写了一曲“忠诚事业”
与“孝敬老爱老”的和谐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