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处处绿水青山,步步如诗如画!
无论是“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或“三十六峰岩峻峭,九曲回环水更奇”都将仙境般的自然美景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资料图)
而在云雾萦绕、风景如画的武夷山脚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穿藏蓝,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保卫民安,用真心实践“精准服务旅游、构建平安景区”口号,他们就是——福建省武夷山市公安局景区派出所。
与其他派出所不同,因武夷山景区内客流量大、流动性强、游客停留时间短,不论是警情还是事件,这都要求武夷山景区派出所接处警的速度要更快。
大部分派出所都是“警力跟着警情走”,而在武夷山景区派出所,则是“警力跟着游客走”。白天,游客在景区,警力就撒到景区里;晚上,游客回到度假区,警力也跟着回缩。武夷山景区派出所时刻根据游客总量和分布情况,精准投放警力、屯警路面,全方位实现10分钟便民服务警务圈。
“警察同志,我的手机丢了……”2022年10月4日晚8时许,武夷山景区派出所值班民警占志怀接到一名游客的报警电话。
接警后,占志怀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询问具体情况,在得知当事人手机于2小时前就丢了,但因为还能找到手机定位信号,于是他们决定先尝试根据定位寻找。
然而,找到定位点后,民警们在垃圾桶内翻找了一番依然没找到手机。考虑到手机定位信号可能存在误差,占志怀立刻转变思路,决定通过监控视频还原事件经过。
占志怀查看了游客下车位置后的监控视频,视频清晰地显示出,原来手机在当事人下车时就掉落在地上,随后又被后一辆车的乘客拾取走。随后,民警再通过公安技术手段,反复对比身份信息,终于联系上了捡到手机的人,民警打电话后,被告知手机存放在“印象大红袍”剧场的失物招领处。
看到手机失而复得,当事人的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对民警表示了由衷感谢。从接警到找回手机,前后时间不到3个小时。这也可以看出武夷山景区派出所全体上下坚守一心,为建设“平安景区”,为武夷山的旅游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的不懈努力。
武夷山景区派出所的旅游管理尚且如此优秀,辖区社情民意服务那可谓更贴心。
2021年1月31日,武夷山景区派出所成立专职女子社区警务队。女子警务队凭借女性特有的细腻柔情和春风化雨的工作特色,迅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成为了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作为一个景区,武夷山内民宿众多,如何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一直是景区派出所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消防示意图要补充”“这边要贴一下‘小心玻璃’的警示标语”……每月不定期时间,女子警务队的民警便会前往各家民宿进行考察。
武夷山景区内有旅店民宿四百多家,为督促商家更好地服务游客,景区派出所实施分级管控,将辖区旅店、民宿等进行治安管理等级评定,并建立“黑名单”制,同时给表现好的旅店颁发“安全示范星级单位”。通过分级管理,不断提高经营场所业主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管理能力,助力提升治安管控效能力。
而这,都包含在女子警务队的日常工作中。这些事并不复杂,却极其琐碎,如何与辖区内旅店沟通,也是一个重点问题。但女子警务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亲和力服务群众,用至柔至暖的力量撑起了景区警务的“半边天”。
作为被福建省公安厅命名的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武夷山景区派出所在基层实践中还探索出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融合式旅游警务,为“枫桥经验”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和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