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太和街道坚持把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作为街道头等大事,聚焦屋顶防水、雨污分流、道路提升、景观改造、安装监控、外立面整治等10个方面,因地制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老旧小区居住环境、生活品质大幅改善,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目前,已全面完成三年改造任务,涉及6个社区、61个院落、179栋房屋,惠及5923户1.66万群众,累计改造面积达41.02万平方米,引进物业12家,改造后的物资局大院被住建部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国推广典型案例,东川巷、印刷厂宿舍院坝获评全市最美街巷、最美庭院,春城路68号院成为最受群众欢迎楼院。

建组织、强网格


(资料图片)

让“有型”变“有效”

依托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形成“社区党建+网格管理”的基层党建服务体系。

组织触角延伸

先后成立居民楼院联合党支部45个,通过协商党建文化、居民小区改造、环境卫生等事宜不断激发小区党支部党员与楼栋长的积极性,推动基层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

党员携手共治

依托“三双”工作,1625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参与小区治理,群策群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求,提升社区党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网格联动发力

将网格化管理与居民自治紧密结合,通过积极上门走访和组织网格内居民召开“改造协调会”、“改造座谈会”等方式,把服务群众需求、解决群众诉求落实到网格,实现跟进服务“零距离”、解决诉求“全响应”。

抓宣传、解疑惑

让“官话”变“白话”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对纳入改造计划的院落(小区),加大提升改造宣传力度,保障群众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

积极宣传改造政策

遵循住建部倡导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指导意见,将国家、省、市、区关于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相关政策,提炼成为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电话、媒体、微信群、小区休闲点、发动党员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居民具体了解老旧小区提升改造范围、内容和方式,确保家喻户晓。

注重化解改造疑虑

邀请施工方、设计公司及居民代表踏勘改造项目现场,以召开设计方案报告会、住建部门及相关专家现场解析等,对变电箱是否有辐射、小区能否安装电梯、隔热板拆除等居民关心关注的具体改造问题进行一一解答,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透明工程”、群众心中的“明白账”。

问民需、集民智

让“配角”变“主角”

以“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广泛征集“金点子”,充分发挥居民主人翁作用,全方位激发群众参与改造积极性。和平路社区制作民意调查统计表,在小区院坝、居民家中逐户开展民意调查,征求居民意见,了解居民意愿,利用下班或周末居民集中休息时段召开院坝会,充分听取和收集各楼院居民群众对于提升改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书面清单在楼院内进行公示,提升居民对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的知晓率、参与率。黄家庄社区分组分片,通过实地走访或电话征询的方式向居民群众征询提升改造的要求,急需解决的事项,是否同意引进物业,为提升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及后期管理打好基础。

留记忆、换新颜

让“老旧”变“怀旧”

坚持在改造中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不仅修缮楼房、刷新外观,还将老旧小区的历史文化风貌融入到新的提升改造中,充分遵循历史风貌,致力于打造“一栋一景观、一栋一特色”,在留住老昆明记忆的同时,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和平路社区在改造中,依据固有元素,保存了次干道上的早期黑板式公告栏,修复了墙面标语;在太和巷、淘宝女人街提升改造中,既科学做好文化传承,又聚力解决街区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大的问题,精心修复标志性牌坊,重塑街区业态,助力核心街区“越改越美”。

抓建管、重长效

让“输血”变“造血”

充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热情,调动相关单位积极性,推动老旧小区治理由政府“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让路面平、楼道亮、环境美成为小区常态。

争取公共单位支持

针对涉及单位职工家属区提升改造的楼院,积极与辖区公共单位沟通对接,发挥其管理和服务功能作用,明确在道路提升、绿化建设、管网整治、三线规整、墙体粉刷、水电气改造等职责,形成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强大合力。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根据补助标准,明确居民出资比例,通过小区业主自筹、政府补助、市场投入等方式,协商共议小区中的党建文化阵地建设、停车位建设、小公园建设、绿化景观、垃圾分类、监控系统设置等事宜,共同推进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

培育自我造血能力

发挥小区所属单位、物业、社会组织等第三方优势,依托经营性基础设施,通过物业租赁、停车设施经营等方式整合资源,引进社会组织进行经营管理,弥补无人管理、自管或门卫管理小区不足,形成小区向企业持续输血的“动脉网络”。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建,七分管”,下一步,太和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强化对已改老旧小区管理治理,加快推进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覆盖”,巩固改造成果,激发治理活力,倾力续写旧改“后半篇”文章。

(昆明市官渡区委组织部供稿)

推荐内容